![]()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整式加减的错误剖析
作 者:李益茹
(苍南县嘉禾中学,浙江 温州 3258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改要求的贯彻实施,全体学科都有开展了相应改革,期望在开展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以此来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对教育目标有效完成。在此其中,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同样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引起了重视。文章从概念认知、运算顺序、基本公式等方面分析了学生整式加减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整式加减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整式加减是较为基础的一项内容,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开展这部分知识学习中,一些学生经常出现对概念不了解、计算马虎的现象,在进行问题解答时出现各种类型的错误。教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状况。
一、分析初中数学整式加减的错误
(一)在概念认知方面的问题
学生在初中时期接触的一些数学概念,和小学相比较更为抽象,通常学生知识对其定义、法则、公式以及表面含义进行了解,但是对概念中相应的运算符号的本质意义并未充分了解,因此造成运算错误。在学生最初踏入初中阶段时,学习这些极为抽象和枯燥的知识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为此,教师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学生在最初接触数学整式加减运算时能够保持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整式加减的运输概念进行深入了解,以此来降低学生后续开展数学学习中的学习阻碍[1]。
(二)运算顺序模糊
对刚学习新的数学符号的学生来讲,在开展实际运算的过程中,往往发生不知从何入手的状况,不知道怎样才能对这些数学符号进行处理。例如:学生在求解y=(a+2)(a-b+8)这一公式时,由于项数较多,学生通常会发生算漏的状况。并且,在第二和多项式中,b的系数为-1,这有可能导致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弄错符号的正负。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系数进行熟练掌握,并学习负号的运算、乘法分布规律等数学知识点,如果学生没能有效掌握这些知识点,则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就会出现乱七八糟的现象。为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开展初中数学整式加减运算过程中知识薄弱点的了解,良好开展课前备课,并具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这样能够有效推动教学品质与效率的提升。
(三)对基础公式了解不充分
一般情况下,数学公式都属于固定状态,但对抽象的数学学习来讲,学生在开展针对性的数学练习时,通常会出现不知道怎样使用公式的状况,在综合实践中,往往会发生不知道使用哪个公式的尴尬局面,并且容易将一些公式混合在一起。例如:平方差公式为:a■-b■=(a+b)(a-b)、完全平方公式为:(a+b)■=a■+2ab+b■和(a-b)■=a■-2ab+b■学生在开展数学公式运算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将(a-b)■和a■-b■混合在一起,使得学生不能对平方差公式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良好区分,在进行习题解答的过程中发生不清楚使用哪一公式的现象,最后造成“混合双打”的局面。因此,初中生必须对自身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充分了解,并具有一定认知,以此来找寻有效的巩固路径,促进自身数学学习成绩的增长[2]。
二、处理整式加减运算中的问题措施
(一)对常见的整式加减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
对数学教育中,学生常见的数学问题,教师应该将其归纳为典型的错误例子,并对正确的解题思路进行比较,以此来强化学生记忆。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准备一个错题纠正本,将自己练习与考试中的错题进行记录,这样不但能归纳教师总结错误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根据自身学习习惯进行梳理。此外,学生应该经常翻阅和回顾自己的错题本,纠错是对基础知识的补充和修正,当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差不多时,纠错内容则是关键知识。学生在进行自我练习、纠错的过程中,同样是对自身进行反思,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利用纠错的方式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创设口诀
针对初中数学教材中一些极为抽象的整式加减运算法则与公式,教师可将其创设成极为通俗简单的口诀。与此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创设口诀。例如整式加减去括号口诀,就可以简单记作“括号、添括号,关键看符号[3]。号前面是正号,去、添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负号,去、添括号都变号。”对积极投入学习的教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相应的表扬,引领学生在课后实践中积极创新学习的方式,并学习更多数学知识,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初中教学中,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是无限的,学生在自己创设口诀时,不但可以激发课堂活动,并且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开展良好的自主学习,提高初中数学学习效率。
(三)通过游戏开展教学
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还具有较强的同学,学生仍然具有爱玩的性质,没有充分实现主动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创建有趣的数学教学游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模拟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学生来扮演导购、顾客、收银员等角色,并设计一些极为简单的问题与答案。例如:某一小朋友在超市中想要购买铅笔和橡皮擦,橡皮售价1元,而铅笔比橡皮贵1元,那么我们可以设铅笔为x,橡皮为y,即可获得方程式x-y=1,通过解方程可以知道,y=1,x=2,那么铅笔的售价则是2元。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一些学生通常会展现出粗心、毛躁的现象,但是在进行游戏时,学生往往会采取认真的态度,教师可以对此进行有效利用,不断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4]。
结论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整式加减运算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假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没有深入了解,有可能对初中数学教育的整体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教师应该采用归纳总结、创设口语、游戏教学等方法,对学生整式运算学习中遇到的错误进行处理,从而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在新课改背景下不断对数学教育的方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晓黎. 初中新课程改革,精心设计数学教学活动[J]. 新课程.中学, 2015, 000(012):P.115-.
[2]朱亚邦. 整式的加减运算中的亮点[J]. 语数外学习:七年级旬刊, 2011(10):24-25.
[3]于宗英. 整式的加减易错点剖析[J].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 2012(9):18-19.
[4]左加亭. 整式的加减常见错解剖析[J].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 2007(9):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