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核心素养下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
作 者:何全良
(湖南省宁乡市宁乡一中白马桥中学,湖南 宁乡 4106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初中数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发生较大转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数学学科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根据初中数学学科的本质,利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十分关键。认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才能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生活;主动;创新
前言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中,利用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是完成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在探索全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迎接挑战,解决困难。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机整合在一起,推进教育改革深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一、利用现代技术,强化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也逐渐增多。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将互联网技术和更多的教学软件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过程效率。微课,是近来教学实践中得到重视的一种教学资源。微课具有时间较短、内容主题突出的特点,对于学生解决个人学习困难,或接触专题知识有直接作用。在利用微课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明确微课的使用目标。借助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像在讲解“从算式到方程”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了解如何判断方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展示多个具有相同规律的算式演变成为具有字母的算式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相对具体的数学现象,归纳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方式,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便性。借助微课视频,利用较短的课堂时间,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障碍。突破从算式到方程的思维瓶颈,有利于课堂教学过程的轻松化,更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效率。
二、利用生活资源,培养问题思维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数学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入更为丰富的生活素材,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在课前全面分析数学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教学资源时,可以利用丰富的生活素材,作为补充性的阅读材料。也可以开发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生活场景走进课堂,帮助初中学生快速理解课本中抽象的数学理论,了解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的应用领域。生活素材的融入,会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在课堂中提出个性化的问题。与传统的教学内容相比,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致。
像在讲解“平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以具体实例为出发点,认识图形的平行变换,探索平行的基本性质。能够根据基本的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根据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择挂牌匾的现象或过年贴福字的现象。一人在挂,一人在指导,直至所挂物品在最理想的位置。这样的场景存在于每一位初中学生的生活中,他们十分清楚指挥者的意图和移动者的行为逻辑。用这样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发现其中的数学理论,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质疑意识得以形成。
三、利用实践活动,提升探究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死板,学校与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以及最终的升学率。在错误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以为的灌输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公式,引导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提升与探究能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初中阶段,教师要多组织实践探究活动,给学生彰显个人思考能力的机会,让学生的探究优势有发挥的舞台。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解决困难,便能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养成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习惯。探究实践活动参与次数的增多,会使学生的思维日益活跃起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利用不同的资源解决数学问题。
像在讲解“统计调查”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实际调查和统计中了解全面调查的具体意义。学会数据收集整理的具体方法,能够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应用到个人数据统计和表达中。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给他们设置合理的实践任务。像“要了解全班同学对各学科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要具备调查的基本思路,像确定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题等。还要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实施,在调查过后整理、分析数据。用这样综合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与数学知识全面互动,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活跃度的提高。
四、利用应用教学,培养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个人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十分重要。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利用数学知识让问题解决更简单,效率更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和数学原理。将这些公式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融入到问题的解决中。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思维得以展现。
在讲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销售中的盈亏问题,掌握盈亏问题中的相关概念及数学关系,掌握盈亏问题解决的一般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应用。像“一家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小商人,用数学问题做“专业之事”。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当代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人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学习思维的培养以及传统学习观念的转变。用多元化的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个人发展可能性,使其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邢介鹏.融入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2020,(10):92-93.
[2]沈志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142.
[3]田贵龙.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12):112-113.
[4]茅春娟.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1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