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究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
作 者:张 娟
(利津县汀罗镇第一中学,山东 利津 257000)
大
中
小
摘 要:地理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受应试教育影响一直是以副科的形式存在的,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重视度不高,也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不够认真,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教师也同样只关注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未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使得地理教学整体水平偏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地理学科的地位也有所提升,对地理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达到新课改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生;地理
前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培养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地理学习基础,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来看初中地理教学仍然存在学生兴趣度不高、教师授课呆板枯燥等情况,这些都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地理能力的提升。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本文将主要探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地理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读图教育,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无论是在地理教材之中还是考察学生地理知识掌握情况的考试之中地图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无图不地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应是初中地理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在笔者看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一是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记忆地图内容。以世界地图为例,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常有一种考试题型就还要求学生根据一个形状来判定此处属于哪个大洲或者哪个国家,要想让学生能够掌握这部分知识就需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而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必然无法真正记住世界地图中每一部分的具体形状[1]。教师可以为每名学生准备一张世界地图发到学生手中,再开始进行读图训练,在黑板上随意画出一个标准的大洲轮廓,然后让学生比对轮廓从地图中开始寻找,可以结合竞赛的元素,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调动学生寻找到位置的积极性,待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大洲的形状后,以各大洲为基础,选择一个大洲中的一个国家轮廓在黑板上画出来让学生继续寻找,以此类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地图的印象,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将地图刻在头脑之中,对学生未来学习地理十分有利。二是通过画图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在每一节地理课时将绘制地图作为学生的基础任务,结合当天的教学内容,讲授哪部分的地理知识就让学生绘制哪部分的地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还能够有效减轻学生课后记忆地图的压力,让学生抱着轻松的心态学习地理知识。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出生活问题,拉近地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地理知识包含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等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学生却不了解这点,认为地理与生活很遥远,认为学习地理实际作用不大,始终将地理学习当做是一项任务去完成,对地理缺乏重视,使得教学质量偏低。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完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授课时应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出生活问题来拉近地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重视地理。
如,在进行《中国地理差异》这一章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当地的地理特点作为教学切入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先向学生提问本地的一些天气、地形情况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说一说,然后再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让学生了解地理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从而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好奇,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2]。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地理知识中涉及许多国家或者地区,每个地方的地理环境都有不同,而初中生毕竟仍是学生对很多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景观都不了解,仅凭教师用语言进行讲述,学生也无法想象出来,虽然教材中会有一些图片但是毕竟只能照出局部样貌,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聊,从而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时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做好备课工作,将各地的一些比较独特的景观图片、视频进行整理,制作成幻灯片,在地理教学时展示给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地点特色的具体的样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与区域认识能力。
四、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地理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首先就要让学生对地理课程产生学习兴趣,在地理教学课堂中引入游戏环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地理教师可以采取知识抢答的游戏,由教师出题学生站起来抢答,对答题争取率高的学生予以奖励。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做出改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重视学生的读图教育,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读图思维。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出与生活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将生活与地理联系起来,树立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促使学生重视地理学习。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时引入游戏开展学习活动,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地里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少惠.如何利用多种类型微课助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以“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教学实践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133-134.
[2]谢冬敏.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培养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0(19):366-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