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统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教学见解
作 者:黄 敏
(攀枝花市三十六中小,四川 617000)
大
中
小
摘 要:童话是对处于儿童这一阶段进行相应教育的特殊形式,不论这种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童话对于儿童来讲相当于书籍对于人类,是丰富自身最佳的途径,更是一项极好的消遣方式。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将就关于统编小学语文的教学与童话教学如何更好的进行融合,进而促进与提升较低年级的小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对于某些现象或是常识的吸收理解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低年级小学生;教学见解
前言
孩子们从幼儿园便是接触许许多多的童话,有灰姑娘、白雪公主,贝儿公主这些象征着美好和正义的故事,这促使孩子们对于美好的故事充满向往,对于自己也会有更好的要求,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很自然的想到针对较低年级的小学生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进童话故事,进而达到对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与理解程度的掌握。接下来将就这一方面进行相应策略的实施进行论述。
一、引导小学生们阅读童话故事,感受故事中语言的美感
孩子们的天性热爱玩闹,对于文本类内容大多没有什么耐心,但对于从前接触过的童话故事的兴趣会比较大,那么我们可以以童话故事作为切入点,进而使孩子们对书本刻板的印象有所改观,为更好的开展后续教学内容打好铺垫,使孩子们真正的感受到书本上文字的美感所在,接下来将就这一问题提出策略实施方案[1]。
例如:《雨点儿》一课的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们找一部分可被孩子们观赏到的视频或是音频,如动画片“小雨沙沙”,在播放之前为孩子们设置悬念,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这一项内容进行猜测,再为学生们播放其中较为出彩的片段与比较魔性的主题曲,使其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有一个记忆点,进而更好的促进低年级的小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更加快速的进行课文吸收与理解。在此之后将课堂交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在这一时间段播放事先准备好的雨点滴落在草地或是房屋上的声音,在这样的情境下可以促进孩子们更快进入状态。最后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们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的思考,如“雨点儿是怎么落下来的?”,再继续问使用了什么样的修饰词以引导学生们对问题在有一定的思考顺序后再进行有序的阅读,进而在引导学生们阅读课文内容的条件下也感受到了文字的美感[2]。
二、激发小学生们感受童话故事,体味文学中情感的美感
正如以上论述所言,低年级的小学生们在面对语文这一学科时极易感到无趣,又由于年龄小的原因对于世界的认知并不全面,对许多事情的认知都尚处在一个模棱两可的状态上,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呈现出一种较为贴合当时氛围的情境,以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孩子们吸收理解能力[3]的提升。
例如:在《荷叶圆圆》这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过程中,这一篇课文中用词都极为简单,且通俗易懂,语句均可通过多媒体资源进行呈现,如“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小蜻蜓立在荷叶上”以及“小青蛙蹲在荷叶上”等一连串出现的动词语句以幻灯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荷叶上摇曳着水滴,上面闪烁着一闪一闪的光芒,再配上蝉鸣、青蛙叫的声音。通过创设这一情境来最大程度上为孩子们呈现多方面的课文内容。也可以像上一部分所论述的那般,在孩子们朗读课文期间播放相匹配的背景音乐亦可。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并对孩子们的想象力起到锻炼的作用。
三、提供给小学生们展示童话故事的平台,演绎人物所代表的能量
低年级的小学生们活泼好动,喜欢热闹,喜欢亲身参与的刺激感,基于这一特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平台,用以展现学生们的表演天赋,在孩子们展示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自己所演绎的角色定是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能够促进孩子们对于角色的解读[4]。
例如:《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两只蟋蟀的旅行这一事件剧情化,将其中的角色进行划分,制定一定的组,将孩子们按照意愿进行分组并分别进行演绎这一剧情化的事件,当然由此引申而来的蟋蟀可能遇到的其他的事件也可由我们教师制定剧本,对其进行演绎,由学生们进行选择,若是有选择相同的组则通过猜拳的方式决定。这一环节一方面极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们表演的积极性与兴趣感,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学生们对于角色解读的能力,对于相应角色所具备的能量进行有效的吸收传递。
结语
以上是我基于统编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教学见解的几点思考,希望可以有些许的参考价值。优秀的童话故事总是能够为较低年级的学生们起到引导阅读的作用,以直白简单的语句传达出最为正能量且最能激发孩子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东西,在有效的借助童话故事进行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呈现的过程中,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实践并逐步的提出我们自己的改进方案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展开。
参考文献
[1]沈小娟.低年级随文练说策略浅探——以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0(16):76-77.
[2]姚美爱.得童趣 习童言 润童心——领着孩子与童话阅读亲密接触[J].课程教育研究,2020(22):57-58.
[3]陈斌.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视角下的童话教学——以“树和喜鹊”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20(11):50-52.
[4]陈树铭.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体”练笔的实践探索[J].新教师,2020(03):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