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究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分数的多层级理解与教学
作 者:赖秀娥
(广东省惠东县多祝增光中心小学 5163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数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智力的学科可以为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基础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分数的知识比较抽象,很多学生无法快速的掌握分数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多层级理解的教学模式,能够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保证同层级的学生能够对分数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与应用,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分数本质。 关键词:北师大;小学数学;分数;多层级理解
在小学入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很多的学生数学成绩并不理想,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分数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分数的内涵,还要熟练的运用分数,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高。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分数的多层及理解与教学进行案例分析,总结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主要特点,并且明确了分数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主要编排特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经过4次修订,于2001年开始在我国的17个省、23个实验区推广使用。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北师大版教材编写的过程中,通过结多套教材编写经验,并且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分数乘除法编排中,教材主要采取层层递进的编排方式,不断的提高学习难度,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分数的内涵。
在编排方面,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数除法主要在五年级下学期,共分为9个课时,由于除法的难度比较高,在刚才编排的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方法进行详细的叙述,占据了比较大的篇幅。例如,在分数除法中,通过对一个数除以整数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说明,最后得出了除法的运算规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相当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由此可见,北师大版的教材更加注重学生对计算法则的了解与运用,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明确的给出了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运算规则,通过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与分析,并且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让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活泼帮助学生感受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分数多层级的教学方式
所谓的多层级教学,就是要保证知识与知识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又能够形成单独的模块,让学生可以对不同的知识加以掌握,在分数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包括分数的概念、商的概念、测量、运算以及比等不同的内容。
通过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连接,既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掌握水平,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一)份数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由于学生是第1次接触到分数的内涵,教师可以将。分数定义为不同的分数,确保学生对分数有着深入的了解,例如在课堂讲解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苹果或者一个橘子,将它们划分成不同的等分,让学生数数一共分了几个分数,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引入分数的概念,即将一个平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做分数。由于课前导入环节非常的生动形象,学生对分数这一全新的概念也并不陌生,而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这样的课前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分数的内涵有着深入的了解。
(二)商
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基本概念之后,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分数的具体内涵,由于分数是自然数的除法,为了解释这一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对物品进行切割,帮助学生了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屏幕上第一行有8块饼,第二行有4块饼,你认为这里面可能有什么规律?
生1:每行减少4块。
生2:后一行是前一行的一半。
教师出示第三行的2块饼
生:它的规律是后一行是前一行的一半
师:那接下去是多少呢?
生:一块。
师:再接下去呢?
生:半块。
师:你能用手中的圆形折出半块来吗?
生折出后
师:怎么表示这半块饼?
生1:可以用“半块饼”表示。
生2:可以说“一块饼的一半”。
生3:可以画出半块饼“D”。
生4:可以用1/2表示。剩余的就是除法的结果,也被称之为商。通过这样的教学案例,能够让学生明确在何时运用除法。
(三)测量
除了要对分数的内容进行理解之外,还应该帮助学生对图像进行分析,例如将一个圆平分为10个等份,并且每一个等份表示1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直接将分数的概念准确的展示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不同等分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降低分数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算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运算方法来帮助学生了解具体的变化规律。例如,教师可以以班级学生为例,分为女生的数量和男生的数量,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所学的除法知识来判断分数的运算,在整个分数计算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事物必须是同一事物的数量变化关系。
(五)比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分数时,教师可以将分数解释为不同的分数,但是如果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全部掌握之后,则教师必须要积极的对分数的内涵进行升华,让学生了解笔的概念,通过将分数作为两个整数之间的比值让学生可以明确分数的另一种表达含义,在实际分数计算时,最主要的就是增强学生对比的内涵的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白色的皮球和黑色的皮球来演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且明确对分数的识别,避免因为分数理解不到位而出现各种问题。
结束语
通过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分数的多层级理解与教学进行深入分析,详细总结了北师大版分数教学的教材编排特点,并且提出了分层级教学的内涵让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强化对分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曹阳.基于学生视角的小学数学教材深度解读——以“分数的再认识(一)”为例[J].辽宁教育,2019(11):27-32.
[2]王勇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求同”与“求异”[J].小学教学参考,2019(17):39-40.
[3]洪杨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中草药知识的探究——课题实践课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2)》教学例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66.
[4]章勤琼,徐文彬.论小学数学中分数的多层级理解及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3):4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