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作 者:斗计华 杨兴宝 朱传伟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18)
大
中
小
摘 要:针对防空人才培养需求,在研究防空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依次研究防空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体系、防空人才培养教学训练方法、防空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构建防空人才培养模式,为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模式方法依据。 关键词: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模式
习主席强调“强军兴国,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而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模式水平直接影响防空能打胜仗能力。因此,要加强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模式研究。目前相关联的研究成果包括新军事变革背景下我国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军事人才培养论[2]等。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特点,构建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模式,为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模式方法依据。
一、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目标研究
习主席强调,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全面深化军事院校改革创新,把培养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因此,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防空人才,服务防空备战打仗。
二、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一)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整合研究
主要研究防空人才培养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拓展课程体系整合。其中,构建由必修理论课程与选修理论课程体系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理论课程体系[3],构建由基础实验课程模块、专业实验课程模块、综合实验课程模块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由生活实践课程模块、科学实践课程模块、岗位实践课程模块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由整体拓展课程模块、专题拓展课程模块、个性拓展课程模块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拓展课程体系。
(二)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教材体系重构研究
主要研究防空人才培养教材体系程序式重构、立体缝合式重构、多元重组式重构、延伸式重构。其中,通过基于防空人才培养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拓展课程体系,实现教材体系程序式重构;通过创建良好的防空人才培养立体化教材建设平台、全面加强防空人才培养立体化教材软件建设等,实现教材体系立体缝合式重构;通过建立基本类、知识类、专题类、研究类、应用类、工具类、参考类和复合类相配套的多元教材体系,实现教材体系多元重组式重构;通过区分对象策划教材编写延伸选题、区分教学环境确定教材编写延伸载体、做好与其它教材体系的延伸衔接,实现教材体延伸式重构[4]。
(三)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动态更新研究
主要研究防空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内涵式更新、外延式更新、渐进式更新与突进式更新。其中,通过基于能力素质目标内涵深化更新教学内容、基于防空作战致胜内涵同步更新教学内容、基于应用科学技术内涵增加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内涵式更新;通过防空基础技能外延教学内容向信息化和前沿科技知识更新、防空战术外延教学内容向娴熟运用新战法新训法更新、研究实践外延教学内容向强化人才岗位任职能力更新,实现教学内容外延式更新;通过围绕任务目标分工渐进衔接更新教学内容、围绕注重因材施教渐进融合更新教学内容、围绕实战能力生成渐进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渐进式更新;通过着眼防空需求突进更新教学内容、围绕防空特色突进更新教学内容、围绕防空过程突进更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突进式更新。
三、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教学训练方法研究
(一)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衔接式教学训练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防空人才培养无缝衔接式教学训练方法、防空人才培养基地衔接式教学训练方法、防空人才培养资源衔接式教学训练方法。其中,通过由以贴近实战需求育防空人才、以达成任职资格育防空人才、以深化专业融合育防空人才构成的防空人才培育无缝衔接教学训练方法,由基础培养、在岗培养、重点培养、精英培养构成的防空人才层次递进培养无缝衔接教学训练方法,由自学引导理论精讲模式、小班编组研讨交流模式、实验验证想定作业模式、系统平台技能操练模式、实兵对抗综合演练模式构成的防空人才全链路教学无缝衔接教学训练方法,实现无缝衔接式教学训练;通过由模拟基地、实训基地、研究攻关基地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衔接教学训练方法,由共育教学平台、共育交流平台、共育拓展平台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共育平台基地衔接教学训练方法,由在线教学平台、在线实践平台、在线学习社区平台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在线平台基地衔接教学训练方法,实现基地衔接式教学训练;通过由教学信息资源、教学共享资源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教学资源衔接教学训练方法,由在线学习资源、在线实践训练资源、在线答疑指导资源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在线资源衔接教学训练方法,实现资源衔接式教学训练。
(二)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防空人才培养院校内部、院校之间、院校与部队、院校与地方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方法,对防空人才培养实施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其中,通过防空人才培养院校内部专业团队之间、院校内部班次之间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方法,实现防空人才培养院校内部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通过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院校之间、不同层次院校之间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实现防空人才培养院校之间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通过防空人才培养院校、部队、基地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实现防空人才培养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通过防空人才培养院校、地方高校、地方科研院所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实现防空人才培养院校与地方联教联训联考教学训练。
(三)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式教学训练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防空人才培养网络开放互动式教学训练方法、防空人才培养跟师跟研跟产式教学训练方法、防空人才培养军地协作共育式教学训练方法。其中,通过由网络式教学训练模式、网络线上教学训练方法、网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训练方法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网络式教学训练方法,由人才培养平台开放式搭建、人才培养师资开放式引进、人才培养能力素质开放式培育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开放式教学训练方法,由问题讨论互动式教学训练、专题研究互动式教学训练、探索实践互动式教学训练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互动式教学训练方法,实现网络开放互动式教学训练;通过防空人才培养院校跟师跟研、科研院所跟师跟研、基地跟师跟研、装备制造工厂跟师跟产教学训练方法,实现跟师跟研跟产式教学训练[5];通过防空人才培养军地单项化协作共育、军地校际化协作共育、军地区域化协作共育,实现军地协作共育式教学训练。
四、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机制研究
(一)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成长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防空人才培养成长导向机制、防空人才培养供需对接机制、防空人才培养成长路径机制。其中,通过以岗位资格牵引防空人才培养方向、以考评手段促进防空人才培养质量、以奖优罚劣端正防空人才培养导向,确定防空人才培养成长导向;通过按打仗需求定向补充、坚持“按需施训”、从供给侧入手立起精准抓教理念,实现防空人才培养供需对接;通过明确防空各层次人才成长路径,实现确定防空人才培养成长路径。
(二)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动态调控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防空人才培养标准调整长效机制、防空人才培养过程控制监控机制、防空人才培养质量分类评价机制。其中,通过由以战领训、以联为纲、以实为基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标准机制,由完善防空人才培养奖励体系、树立典型及时表扬、及时联络与家人沟通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调整长效奖惩机制,实现确定防空人才培养标准调整长效机制;通过研究防空人才培养过程机制,以及由建立“严进窄出”的人才培养考核淘汰机制、建立“质量倒逼”的人才培养问责反馈机制、建立“立起标准”的人才培养淘汰退回善后保障机制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控制机制,由创新教学监控思想优化教学监控体制、构建监控组织机构、构建全过程监控控制、建立监控约束机制、建立教学信息收集反馈与调控机制、完善教学管理监控激励与约束机制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监控机制,由建设防空人才培养跟踪调查系统、建立毕业学生定期联系机制、拓展跟踪调查覆盖面、构建信息反馈机制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跟踪反馈机制,实现确定防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通过由防空人才培养质量部队评价机制、防空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及防空人才培养分类评价机制,以及由教学考核评价平台建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运用、教学考核评价时机选择、教学考核评价维度多维一体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实现确定防空人才培养质量分类评价机制。
(三)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目标实现机制、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实施机制、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个性化学习机制。其中,通过研究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目标实现前提、目标实现载体、目标实现途径,确定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目标实现机制;通过由按能力编组、按能力编组、按科目编组、按性格编组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群体编组机制,由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探究情境、创设协作情境、创设竞争情境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情境创设机制,由基于防空流程教学方法、基于防空实战问题教学方法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机制,由形成完善的军事职业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形成合理的军事职业教育奖惩性学习动力制度、形成完备的军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形成多元的军事职业教育学分考试制度、形成科学的军事职业教育检查评估制度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制度机制,实现确定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实施机制;通过由军事职业教育个性化学习需求机制、军事职业教育个性化学习方法机制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个性化学习定制服务机制,由军事职业教育远程辅导专线个性化学习机制、军事职业教育远程函授个性化学习机制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远程个性化学习机制,由建设军事职业教育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开发军事职业教育离线学习系统、建设军事职业教育在线学习室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智能个性化学习空间建设机制,实现确定防空人才培养军事职业教育个性化学习机制。
(四)防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保障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防空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保障条件需求建设机制、防空人才培养政策保障机制、防空人才培养管理保障机制、防空人才培养运行保障机制。其中,通过由网络化教学训练环境需求建设机制、模拟训练环境需求建设机制、智能环境需求建设机制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环境保障需求建设机制,由院校建设内部实践性教学训练场地保障需求建设机制、校外实践性演训场地保障需求建设机制、专业配套基础设施保障需求建设机制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场地保障需求建设机制,由重点建设模拟蓝军指挥机构、重点建设专业蓝军部队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蓝军保障需求建设机制,实现确定防空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保障条件需求建设机制;通过由院校与外部单位联合育人政策保障机制、重大活动交流政策保障机制、综合评价信息交流反馈政策保障机制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联合育人政策保障机制,由做好师资队伍顶层“规划关”、过好师资队伍“选才关”、严把师资队伍“出口关”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保障机制,由防空各层次人才岗位资格认证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岗位资格认证建设政策保障机制,实现确定防空人才培养政策保障机制;通过由推进经验管理向知识管理转变、推进约束管理向激励管理转变、推进响应管理向预测管理转变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大数据信息管理保障机制,由靠院校“统一领导”强基、靠“模式创新”提质、靠“智慧校园”增效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多点化异地管理保障机制,由精细做好线上教学谋划、博采众长提供优质资源、着力强化质控督导检查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线上教学管理保障机制,实现确定防空人才培养管理保障机制;通过由健全教学运行保障制度、健全行政运行保障制度、健全动态监察运行保障制度、健全教学质量运行保障制度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教学运行保障机制,由顶层设计出台指导性与规范性文件、对标职责构筑学科体系框架、加强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创新、精选学科与学术带头人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运行保障机制,由“网络+教育”改变传统高等教育时空观、“院校教育+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时效、“院校名师+部队助教”重塑教师角色、“刚性约束+柔性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互联网+”时代运行保障机制,由教学内容智能精准推送、教学体验智能全程可视、教学评价智能交互反馈构成的防空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时代运行保障机制,实现确定防空人才培养运行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博文.新军事变革背景下我国军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2]张杰.军事人才培养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9.
[3]王明建,江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4]韩筠,王润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回顾与展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5]胡利民,杨超,李继斯,等.军事人才联合教育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姓名:斗计华。性别:男,出生年:1980,民族为汉族,籍贯:江西萍乡,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防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