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家校携手共创和谐教育环境

浅谈家校携手共创和谐教育环境

作 者:陈 翔 (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初级中学 525300)

 摘   要: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

关键词:家校;携手;教育;合作
一、开展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现在家庭教育存在许多误区,有的过度溺爱,有的严厉惩罚,有的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和身体,忽视品德和心理。所以当前学校的德育形势下,需要家校合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学生成才,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家庭教育是个性教育的主战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仅和孩子接触最早,而且和孩子接触时间长,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特殊的亲子关系,使父母能够深刻而系统地了解子女的全面情况,从而做到家庭教育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因此,个别教育、因材施教是家庭教育的优势,这是其它教育难以具备的。
(二)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各项教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由于家校合作,学生更有礼貌,懂得感恩,学会与人交往,言行及时得到规范,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
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合作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家、校之间是否有效的配合,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家、校之间坦率而真诚的交流是良好的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和家庭之间都想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诉对方,因此交流势在必行。例如:我带的“感恩班”、“骑士班”都成立了家委会,每天都有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班级无论是学习、纪律还是卫生同学们都很自觉。班里有什么问题,家长及时和老师沟通,及时在微信群里反映,家长们会纷纷给出处理意见,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学生见到家长会很有礼貌打招呼,其他家长会让巡班的家长留意自己孩子的学习、纪律等,整个班级老师、学生、家长打成一片,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又如:我校要进行班级文化评比,我班苦于没有经费和设计理念,就在家长微信群里提出了这样的事情。家长们非常活跃,以自愿捐资的原则,由家委会统筹经费。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让做设计的家长设计班级文化理念,然后,家长们分工合作,为班级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班级文化的评比中往届的“骑士班”和“感恩班”都获得了当届的第一名。
二、开展家校合作方式的多样化
(一)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他们希望知道学校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子女,希望了解学校的政策和计划,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是否被体罚了等等。那么就要请家长进校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以了解学校,认识学校与学校保持一致,这样既消除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隔阂,又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艰辛,教育学生的不易,增进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感情。为了更好地方便家校合作,建立有学校的家委会,年级的家委会,有班级的家长委员会,有独立的家委会办公室。作为家长代表参与班级方针、策略的制定,参与班级后勤的管理。
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参与班级文化建设。为了增加班级的凝聚力,让家长和学生一起为班级命名班名、组名,设计班徽、班服,定制班训、班歌。我带的2015年初二(22)班由学生投票命名为“骑士班”,2016年所带的初二(1)班命名为“感恩班”,生物老师所带的班命名为“千木班”等班级在家长积极参与下,班级文化都非常有特色,得到了学校及其他兄弟学校的高度赞誉。
邀请家长参加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加教学开放日活动起到了三个作用:1、促进了家长教育孩子责任感的不断强化;2、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3、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优化。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而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关心,出现了孩子督促家长做模范家长,家长教育孩子做“优秀学生”的可喜局面。
家长和老师经常交流沟通,知己知彼共同教育学生,关系融洽,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家访
今年全校教师在寒假期间都参与了家访活动,得到巨大的反响。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重要渠道,学校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要家访一次,班主任每年对学生要家访一次,家访过程中要做好家访记录,要求家长签字,面对面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埋怨、不指责、不批评,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家访要了解家庭背景,人员结构,家访过程中要有礼有节,不能告状式家访,家访时,一定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和爱心要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真正起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三)家长会
家长会是争取家长配合的有效途径,形式可以由家长进校举行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举行两次,期初一次,期中一次,各年级级长主持,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汇报学生成绩,指出学生问题,介绍班级现状,沟通家长意见。
三、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吸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一)利用新媒体,加强常规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成立家长委员会,选出会长,秘书长,财务部长等。充分利用网络,为家长—学校、家长—家长之间搭建一个平台,探讨家教形式、方法、效果。班级建立QQ家长群或微信群,让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都加入到群中。老师可以在群里拍发活动图片,布置假日作业,汇报平时作业改发情况;家长和家长之间可以沟通孩子近期的思想状况,介绍好的家教方法上传好的关于家教文章。
老师能及时通过微信群可以跟家长每周,每天都可以沟通,让家长能够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具体情况,家长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学生对症下药。教师也可以直接在网上看到家长的反馈情况及提出的问题,在上完课以后,也会挑选合适的时机对每个学生做工作,开展工作不受上课和交通的限制,效果不比家访差,但工作的可行性大大增强。
(二)以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家校合作活动
在家校合作工作中,我们倡导“三边互动”,即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
1.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感恩班”举行了集体生日会,家长和同学们一起为同一个月生日的同学过生日,让生日的同学感恩家长给予他们的生命,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感恩班”家委会组织学生参观工厂,通过观摩工人的工作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不易。“骑士班”通过包饺子活动,增进了家长孩子的感情。种种活动通过学生这个纽带把家长和学校联系起来。
2.定期表彰优秀家长。在学校开展各项活动中,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大力支持,为此,学校开展了“优秀家长”评选,颁发荣誉证书。让家长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班级里也会表扬一些积极参与家校合作的家长,让家长们也有自豪感。
3.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母亲节、感恩节开展了孝敬教育,比如给妈妈送一束康乃馨,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给最亲的逝者写一封感恩信等,为了增加活动的实效性,我们也要求家长给子女回一封信,让孩子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增进彼此的情感,了解各自的内心需求,化解相互间的矛盾,也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开辟了一个渠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过后,我们征得家长同意,把部分书信张贴在教室的感恩墙上,让其他家长学生阅读。在阅读中,通过了解同龄孩子的心理、精神需要等,许多家长懂得了与孩子沟通的更多技巧。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学校和家庭这两个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只有家校加强合作,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长期工作中,我们深感家庭教育的不足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中国100%的家长都没有经过培训就匆匆忙忙上岗了,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结果常常是吃力不讨好,自己每天弄得筋疲力尽,家长还有怨言,甚至不理解。为此,要做到家校携手共创和谐教育环境,要转变我们的教师的家庭教育观念,先改变教师,再改变家长。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以及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掌握家校合作的一些技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的家长和孩子面临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将不断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更需要家校携手创造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适应孩子成长的和谐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