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作 者:蔡惠珊
(广东省惠东县大岭中心学校 516300)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人价值观念形成和思想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是向学生渗透德育观念,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德育要求,并将之作为规范自己言行、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方式。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涉及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有助于借助具体的班级管理内容,促进学生对德育要求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德育渗透
班级管理涉及班级内学习氛围的营造、纪律的维持、卫生的保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班主任所制定的班级管理方案主要是依据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来制定的。考虑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的思想道德观念,班主任可以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班级管理中有关德育因素对于促进德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
一、挖掘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因素
班级管理涉及众多琐碎的事项,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从学习、纪律、卫生等多个方面来对学生的在校学习进行约束,这些不同的方面中也或多或少有涉及德育的因素。在完成班级管理任务的过程中,挖掘这些德育因素,将之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可以显著提高德育教育效率。在向学生强调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向学生介绍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每一个小学生都应当具备的,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维持班级纪律的过程中,除了通过将具体的要求告诉学生,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不交头接耳、认真听教师讲解,课下遵守纪律、不与其他学生进行打闹,班主任还应当渗透德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遵守课堂纪律也是尊重老师、尊重其他同学的表现,不与其他同学进行打闹也是个人礼貌的要求。在组织学生完成班级卫生工作时,除了引导学生按时值日,完成打扫类工作,班主任还应当通过具体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到维持卫生、不破坏班级卫生的重要性,班集体是一个集体,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份子,班级卫生的维持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学生可以从这一环节逐步形成集体意识与集体观念,并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纪律、卫生中都包含有关德育的具体因素,作为班级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三方面的管理工作开展需要班主任充分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引导性措施,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有助于德育更好地渗透到班级日常管理中,帮助学生从日常行为和要求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
二、发挥班主任以身作则的作用
班级日常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提出要求、学生执行的过程,而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认识到自身在在校学习期间应该注意哪方面的内容,并自觉遵守的过程。无论是在引导学生注意班级纪律、保持卫生,还是使学生了解与教师、其他同学交往过程的注意事项时,班主任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在班主任所授课的课堂上,学生会与班主任有更多的交流和接触,除此之外,在班会上、课间以及班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都会与学生有亲密的接触。小学生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对于老师也往往怀有敬畏的心理,班主任的言行或多或少会对学生的行为和举止产生影响,也有一部分学生会明显表现出模仿班主任的情况。德育是贯穿于班级管理整个过程中的,也能在学生的日常言行中得到体现,在与学生进行接触时,班主任要认识到自身言行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例如,在向学生强调班级纪律时,班主任也要做到自觉遵守纪律,不在自习课上随意交流与讨论,在向学生强调班级卫生时,班主任也要注意自身在班级卫生维持方面的具体行为,不乱扔垃圾,在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清扫时,班主任也可以参与到其中。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带动性作用是理论知识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与学生交流的方法与态度,表现对学生的关爱,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也能做到关爱他人,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三、组织德育实践活动
相比语言介绍与理论讲解,实践的方式更能加深学生对具体德育要求的了解和认识,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的方式对具体的德育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内学生完成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包括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部分,课内实践主要是组织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围绕某一核心话题进行探究实践。课外实践则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实践场所延伸到课堂外与校园外,通过与社会、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来完成实践活动。根据班级管理的主要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实践。例如,在向学生介绍贫困地区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班主任可以播放介绍贫困孩子生活状况的纪录片,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以此进行延伸,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义卖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闲置物品或者用不到的物品进行出售,然后捐给贫困地区。学生能够在参与义卖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个人力量对于他人的帮助,这一活动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爱的种子,这对学生爱心意识的养成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学生也能主动帮助他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对学生个人思想品德观念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语
将德育教育贯穿到班级剧场管理中,要求班主任充分了解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挖掘其中的德育要素,将之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在按照有关要求约束自身行为的同时,形成更加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设计具体的德育教育方法时,教师既要发挥自身以身作则的作用,利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要设计具体的德育活动,除了组织学生了解有关德育的具体要求和理论性内容,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具体的实践活动,设计符合小学生实际的德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黎淑明.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对策分析[J]. 好家长, 2019(58).
[2] 杨国英. 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 课外语文, 2018, 000(005):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