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主题探究活动中的家园互动

主题探究活动中的家园互动

作 者:陈素丽 (厦门市实验幼儿园,福建 361009)

 摘   要: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家园互动;主题探究
《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如今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家园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互动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如何实现有效的家园互动,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积极与家长沟通,引领家长了解主题探究活动的目的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育幼儿的任务不仅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责任,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彼此成为合作的伙伴。但在幼儿园实际活动当中,并非所有家长都会支持教师工作,常常会遇到个别不愿意配合的家长。其实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家长不了解自己的配合对于幼儿园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于教师向家长寻求配合的过程中,未能很好的向其表述该活动的目的、意义。如:组织亲子活动《参观消防车》中向家长发送一份通知:各位家长们好!我班开展主题活动《车的王国》,孩子们提议要参观消防车。请热心的家长帮助联系消防队,具体安排由家委会负责。通知发送后收到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通过分析通知的内容,教师发现该通知中未提及本次主题探究活动的目的,未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应参观的主要内容,以及为什么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该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哪些方面的促进作用。吸取这一教训,在主题活动《会变的车》中,教师拟定通知:尊敬的家长们,您们好!我们的主题活动在你们的支持下已经顺利开展到预计阶段。在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会变的车》需要准备大大小小的盒子,让幼儿进行实验,感受车会变大变小。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在观察中进行思考,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发展了思维能力,同时,还给幼儿带来了快乐,愉悦了身心。幼儿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自己主动的去观察,去思考,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们的进步离不开您的参与!再次感谢!这次,教师在通知清楚的阐述了主题活动的目的,家长们清楚的知道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对幼儿的发展,以及自身需要配合的工作。隔天,幼儿带了竹蜻蜓、盒子、皮筋等使主题探究活动顺利开展。
主题探究活动课程是一个开放的课程,家长和教师应站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动,使教师、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因此,教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应让家长了解课程的进程和幼儿的发展状况,让家长明确班级正在开展什么主题活动,意义是什么,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配合等方面。只有让家长明白良好的家园互动对幼儿发展意义重大,才能让家长的参与由被动变为主动,逐步成为支持者、参与者与合作者。
二、引导家长参与,了解家园互动重要性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要想让家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在主题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如:在主题探究活动“树城堡”中,教师把孩子的想法及开展主题活动过程用PPT形式和家长一起分享。家长随即主动带领孩子进行“找树的秘密”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发现孩子会产生很多疑问。很多问题连自己也无法解答,需要和孩子共同查找。在这一过程,家长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主题探究活动展开的过程中,随着问题深入,幼儿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代表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对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究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通过让家长引导孩子自主的去观察、探索、验证,让孩子发现、寻找获得,产生的效果事半功倍。
三、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助教团作用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各有各的爱好和特长,他们丰富的经验能够成为主题活动的资源。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使主题活动的课程更有价值。让家长自愿报名,成立“超级爸爸助教团”、“爱心妈妈助教团”。不定期地来园做“爸爸老师”、“妈妈老师”,与教师协同教育孩子。以往的家长开放日都是教师组织家长配合幼儿园。现在,教师注意发挥家长的作用,从主持人到场地布置、活动结束的整理工作,家长都参与进来,不是作为一个观众来看活动,而是要真真切切地参与其中,成为活动的主角,让孩子和家长都能感受到活动的价值和快乐。
四、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网络与家长相互传递主题活动的开展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加之如今生活节奏较快,很多父母由于工作时间问题不能亲自到幼儿园接孩子,因此难以与教师面对面直接沟通。以往教师仅仅采用发通知方式请家长配合,家长常常处于配合、服从教师的安排。如何让家长从配合、服从的角色转变到主动参与到主题活动的开展?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多元沟通,和谐互动,开辟家长参与教学的新途径。
教师可根据现状进行家教园地及网站建设,双管齐下,在班级建立QQ群和微信群。将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通过网站向家长传递。教师结合主题开展的进程情况,在群里设栏目内容丰富,促进家园之间、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同时,对家长进行正确教育观念的引领,让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感受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价值。此外,鼓励家长通过进入情景、动手操作、整体感受、肢体活动等多种途径,亲身经历孩子的学习过程,将家长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位参与者,让家长产生自豪感和主人翁感, 进而产生良性的循环。
 
家长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是不可缺少,他们不仅应当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也应当了解自己参与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从原来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并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与教师、幼儿共同交流、互动,形成良性的循环。在这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使主题探究活动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