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挖掘体验内化 夯实德育根基 ——借力“三进”活动促推和谐校园建设

挖掘体验内化 夯实德育根基 ——借力“三进”活动促推和谐校园建设

作 者:倪洪福 (乳山市西苑学校,山东 2645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为此,转变以往一味“查问题”的思维定式,在多层面开展挖掘教师、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亮点等系列活动,主要采取“挖掘—跟踪—推介—内化—提升”的方式,突出体验内化作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进”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干部、教师工作的热情,提升了和谐校园建设的深度和水平。

一、专家—干部、教师:体验引领,深化理念
注重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多维度地开展体验拓展活动,力求通过丰富、鲜活、持续的体验活动,促进干部教师友善理念的提升。
聘请专家讲座,学校打破以往传统的培训偏重于“你讲我听”的方式,采取了全新的亲身体验模式。通过个人实地参与多个互动游戏,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并引发思考。比如,通过体验项目“我最棒”,让小组中的每个人“戴高帽“轮番接受他人的赞美等活动,为干部教师间消除隔阂,进而建立相濡以沫的干群关系。通过培训后的体会小结,座谈会等畅谈感悟的交流,有力地提高了干部教师的凝聚力,深化了体验教育理念的特色,提升了思想高度。
二、干部—教师:挖掘跟踪,持续推介
为了让教师能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需要首先让教师体验被赏识的感觉。通过教师自身心理反应,引发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态度的深度思考。
借助级部例会,要求级部主任每周表扬教师不得少于3名。在学科集体教研、推门听评课活动中,分管领导以挖掘寻找教师的亮点为主,并进行持续关注和致力培养,树立“教师特色”或“特色教师”打造意识,并逐步推介。每学期各级部推介的课堂教学典型的优秀教师不少于5名。针对确实存在问题的情况,立足于平等、尊重教师的基础上,给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在其它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各级部处室重视各类信息的搜集和积累,即时发现优秀教师和经验。比如,在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方面,首先着力于教师良好习惯挖掘。通过拍摄整齐的个人物品整理、有序车辆摆放等照片,发到办公群,扩散正能量。学校在各方面优选典型,适时予以宣传表彰,教师既获得了被认可的心理满足,有利于继续保持优势,又提升了其它教师的见贤思齐的爱岗敬业意识。
三、教师—教师:相互欣赏,活化合作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高境界是互相欣赏,而合作显得尤为关键。为了让教师间搞好人际关系,释放自信心,提升合作效力,学校牵线搭桥,突出抓好两个时段,努力营造体验内省的氛围。
一是教研活动时段。充分利用集体教研时段和备课、作业探讨的机会,教师用心倾听、相互探讨彼此间的教学心得,以捕捉同伴的优势或亮点为主,给予真诚的赞扬,相互激发潜在能量。针对研讨的具体内容,找出较好的做法或有收益的内容、具体对象等,并必须在集体教研或即时教研记录内体现,留作日后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依据。每周的即时教研记录由研讨成员共同填写,各级部适时对即时教研的内容进行查阅、汇总,为典型经验的交流提供展示的平台。
二是级部例会“亮点五分钟”交流活动。在级部例会中,教师每周轮换相互查找亮点,以相互影响和借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赞美别人的长处,让教师之间的关系融洽,营造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四、教师—学生:标准导向,激励唤醒
为了能够激励、唤醒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教师主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充分运用评价机制,挖掘典型,及时表扬。
一是明确标准。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类习惯优异表现等为重点,从不同的侧面挖掘学生的优点,如上课专注听讲、学习主动、善于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起带头作用、助人为乐等,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教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在评价时,克服“好”“棒”等简单表述,力求评价优点具体外显,导向明确。
二是落实评价。建立每课习惯养成暨小组合作评价表,每次课上表扬学生不少于3—5人次,教师每课认真填写记录。各班级每周即时评价情况进行汇总,在班会中进行综合点评,并综合其它各方面的表现(含生生互评),评出班级“一周金星”,级部、班级公示表彰词,发放表扬信,以此激发学生的自我欣赏的能力和悦纳自我的信心。
五、学生—学生:自我认知,品味成功
为了活化学生间的亲密关系,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上进,尽展才华,学校围绕“体验课堂”的建构工作,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信心。
一是课堂教学小组评价多点并进。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体验、交流、效果等方面进行多元性的自评、互评,小组内互评表的使用每课评价不得少于1次,组间设立“最佳参与奖”、“最具默契奖”、“最有潜力奖”,让孩子分享集体合作的乐趣;组内针对优秀学生开设“快乐智慧星”、“优秀金点子”、“优秀小老师”等奖项,针对一般的学生开设“进步小能手”、“参与小主人”等奖项,让每一个学生在和谐的空间挥动思维的翅膀,体味成功与快乐。
二是拓展自主管理空间。各小组主要围绕卫生、纪律、团结互助等日常行为表现挖掘闪光点,以扣分为主变以奖分为主,每周小组综合量化评价不少于1次。同时,为提高稳定性,还采取张贴座右铭、唱响励志歌等多种自我激励等方式激发爱国、爱社会、爱他人、爱自己的自信心,获得成功体验。
六、家长—学生:体验反思,理解沟通
只有家校合力,才能使学校挖掘亮点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家长挖掘学生亮点,不是家长简单地说几句好话即可,也必须通过一定形式体验,才能使学生和家长相互之间的真正有所触动。
为此,学校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第一阶段,家长、学生、老师三方共同参与,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交流每个学生的优点,以此引发家长关注。第二阶段,学生与家长分离,由教师对家长层面进行方法点拨和引领。第三阶段,家长、学生彼此交流感受或体会,反思提升,使家长学生之间沟通不畅、家庭教育乏力等问题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活化了两代关系,促推了家庭文明的形成。
另外,各班还通过设立QQ群家长专栏、个别交流、家访等途径,帮助家长掌握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学会“了解——尊重——赏识——理解”等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纠正过分关注孩子短处,片面地将孩子之间进行比较等不良现象,做到真正理解和关注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创造出一个校内外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