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运用课外阅读构建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
作 者:杨桂芝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凰小学,山东 271000)
大
中
小
摘 要: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作家茅盾也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下文本人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开展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否建丰富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堂教学
前言
传统的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但教学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也应该包括课外教学。从阅读的角度而言,既要有课内阅读,也要有课外阅读,只有将课内外有效衔接,加强课内阅读教学,落实课外阅读指导,才能真正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致力于如何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力争以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视野,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必须让学生对阅读这件事情感兴趣,只有学生自己感兴趣了,才会真正主动去阅读,有效地阅读。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课外阅读时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教师的要求,若是教师没有强行要求课外阅读,学生通常不会主动拿起一本书来读,要是家长没有监督孩子阅读,即便拿起一本书,离开了家长的视野,书也早不知所在。究其根本原因乃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从而不愿、不想读书,自然也就不会主动读书。针对这一问题,本人认为我们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法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比如在语文课上,给学生讲一讲古人凿壁借光读书的故事、列宁看书吃东西沾墨汁的事迹,以古人刻苦读书的精神来激励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多读书的榜样,唤起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又比如给学生讲一些优秀的课外读本,截取读本中比较精彩的桥段,或者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情节,以读本本身之趣唤起学生对书本的渴望,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为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二、强化阅读方法指导,教会学生正确阅读
要想促使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我们还必须保证学生正确阅读,自然就需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只有掌握方法,才能得其精髓,收获知识,汲取养分。针对此,本人建议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阅读方法指导活动。
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自主阅读一些带有拼音和注释的语言故事、儿歌、童话故事等文本,以充分趣味故事的文本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带有拼音和注释的文本也能降低阅读难度,提高他们的阅读自信。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推荐他们阅读科普类、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经典名著等书籍,以充满人文性的课外书籍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强学生道德品质培养。
此外,我们语文教师还应该结合小学生差异特征设置个性化阅读方案,比如针对生字词处理、词句分析,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课外阅读专题指导活动;针对不同文本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我们也可以开展“课外阅读方法”专题,结合文本六要素,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粗读、精读、快读等方法。每个月定期在课堂上开展阅读分享交流会和阅读辩论活动,以课内衔接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堂。
三、鼓励学生持续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铁杵成针,非一日之功。学生真正的阅读能力的形成、由阅读而来的学习能力、文化素养、自信力的生成皆非来源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阅读,而是持久的阅读习惯与习惯形成之前日日对阅读的坚持。因此,教师应在通过每日课堂和课后固定阅读时间的确立、家长监督等方式以扶持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例如,每日语文课堂切割,将每节课分为课内课外两个阶段,前30分钟用语课内教学,后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书籍。如此一来,给予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让学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至于课后,本人同样会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半个小时,并请家长监督,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得到了充分保障。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每日阅读坚持中养成习惯,树立“无事便读书”的自觉意识。
四、优化阅读教学评价,增强学生阅读自信
评价是我们教师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尤其是针对课外阅读的评价。现实反映,很多语文教师非常注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且指导学正确进行课外阅读,但就是忽略了学生课外阅读成果评价,这导致大量课外阅读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有效、有价值的阅读。为此,本人建议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重视课外阅读后的评价,围绕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展开评价活动,不仅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师生互动,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教师检测和反馈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及时调整课外阅读指导计划,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效率。具体而言,本人有如下建议:一是鼓励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笔记摘抄、撰写读后感;二是依托互联网优势,开展微课阅读指导,请家长将学生课外阅读场景录制下来,发到班级微信群,以此监督学生课外阅读;三是在课堂上开展课外阅读成果评价活动,以学生读后感、摘抄、短视频为评价内容,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内部树立课外阅读榜样,为学生营造一个人人爱阅读、人人会阅读、人人在阅读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性。
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完整、有效。
参考文献
[1]郑丽平,马李锋.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2016(9).
[2]何彦燕,尹成军,龚智慧,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C].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科研,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