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物理和信息技术融合

高中物理和信息技术融合

作 者:阮秋萍 (福建省南靖县第四中学 363601)

 摘   要: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工具。随着课改的深入,信息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开辟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以高中物理教学为切入点,探讨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融合;应用原则
前言
高中物理可谓是高中阶段难度极大的学科之一了,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字感知能力、数据分析和运算能力,同时也对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要求,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实验、解决物理问题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变通思维、创新思维。这也是容易导致高中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我们一直致力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信息技术则恰如其分地位课堂注入了活力,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向。也正是基于此,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就成为了我们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仿真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难发现,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让物理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有趣,同时也能够改变物理实验的操作。传统教学中,我们除了借助教材中的实验演示之外,就是教师进行实验示范演示,无论哪一种,其实学生的参与度都低,既不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也不利于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学生始终是实验之外的“第三者”。但信息技术则改变了这一“魔咒”。利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原理建设模拟实验,通过Flash动画等或其他方式来演示物理过程,让物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学生更清晰直观地观察整个物理实验过程。例如“单摆”相关知识的实验,我们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模拟出完整的“永动”模式的单摆系统,这种方式就能够轻松地排除实际的摩擦力的影响,大大节约物理授课时间,增强物理实验的说服力,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掌握机械能守恒方面知识内容,促进物理教学。
(二)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是一门抽象+推理的学科,知识抽象,但结论又需要我们利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所以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极高。针对学生思维发展不充分与学科高要求这一矛盾,我们同样尝试了应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思维的填补,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和合作探究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又如,在“静电现象与微观解释”教学中,完成新课导入后,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素材介绍摩擦起电的微观实质,引导学生思考刚才的实验现象,小组讨论解释其中的道理。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第二个实验探究,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前,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器材讲解,实验原理等阐述,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继而开展合作探究,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三)运用信息技术演示物理规律,增强学生理解
多年的实践经验,让我们发现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由于高中物理知识大多比较枯燥、抽象和艰涩,如果单纯依靠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实验演示,其实很难真正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以及探索出物理规律。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其他教学工具,也就是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打开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感官,同时也是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首先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视频,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沉闷的课堂注入新鲜活力,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其次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运动员上场前的一些细节,比如身上没有配戴任何物件,配带了也要取下来,启发学生思考原因,通过生活现象来思考质量与运动状态之间存在的关系,如此一来学生会更有欲望地进入到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中。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演示实验,根据图像关系,引导学生再次总结a.m与F的可能存在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a∝F/m的结论,通过正比例关系式y=kx,则可得出F=kma的关系。结合多媒体技术,运用实验数据总结规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尊重物理事实的精神。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合的要点
正如前文所讲,信息技术始终是一种教学工具,其存在的价值是激活课堂,开放课堂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但其地位始终是辅助地位,我们在教学时切忌本末倒置。针对此,笔者总结了如下注意要点:
一是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注重与自己专业能力相匹配。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占用我们教师过多的备课时间,如果教师都将所有的时间花在了如何找网络素材、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试问哪里还有时间研读教材和学生。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段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搜索、下载等教学的网络资源查找功能,还要懂得运用PPT等功能制作教学视频,要学会音乐、文字、图像的计算机整合软件运用。
二是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利于物理教学的顺利开展,为传统物理课程注入生机,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乐趣。但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更直观、直接的呈现教学内容,也弱化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如果过度应用会限制学生思维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学生发展需要为前提设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之中,不仅有效减轻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业负担,同时也减轻了心理压力,让教学变得更简单、更有趣。但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最大化,避免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王永刚.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课程整合[J].科技创新导报,2014(4):137-133.
[2]王平锁.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5(3):96-97.
[3]徐平林.导学案与微课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