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向法学本科生的《社会调查方法》 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作 者:张丽梅1 胡亚莹2
(1.西南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 2.重庆市民族中学 400018)
大
中
小
【基金项目】西南政法大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社会调查方法》”(201602B04)。 摘 要: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引入社会调查方法相关课程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面向法学本科生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学人才培养
随着法律实证研究的日益普遍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调查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运用,关注法学本科教育中引入社会调查方法相关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实践路径。西南政法大学也在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尝试,在法学专业本科生中首开《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就是其中的一项举措。为了更好地达成培养目标,教学团队拟对该课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设计
1. 在顾及课程特点、确保知识体系的前期下,形成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符合学生需求、助推法学专业本科生能力提升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和实践体系。
2.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实践,着力解决学生培养中与调查方法和统计技术相关的教学问题;着力提高法学专业本科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开展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调查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与现有相关教学环节的衔接,进一步提高法学专业本科生社会调查报告与学位论文的写作水平,提升其在“挑战杯”等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的竞争力,带动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之实际效果的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方案
(一)教学内容
1)在确保知识体系的前提下,适当弱化理论和方法论内容,强化应用内容和实验、实践环节;2)考虑到学生此后并无机会学习统计学及统计软件使用相关课程,本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将加大数据处理和spss统计软件使用方面的实验课学时(需要安排机房上课),确保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独立开展完整的调查研究并能够胜任描述性数据统计工作;3)考虑到学生在定性研究、案例研究方面的实际需求,本课程将安排一定的学时,讲授定性研究方法及其具体运用;4)考虑到学生在量化的内容分析、二次数据分析、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方面的实际需求,本课程将把定量的文献研究方法及其具体运用纳入课程内容。
(二)教学方法
整个课程的思路是采取案例教学、以讨论为中心的形式,将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揉到案例讲解和讨论中去。具体来说,在导论课、实验课和其他必要的理论讲授之外,其他方面课程内容的讲授,教师将主要依托具体的研究案例来进行,引导学生切实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流程和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切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预先做好工作,以保障案例教学法的高效运行:a)在课程开始之时,将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打印本发给每一位学生,并指导其进行预先学习;b)预先给学生列出推荐阅读的教材和其他参考书目;c)预先给学生列出课程讲授的主要研究案例及其相关资料。
(三)教学手段
在一般的多媒体教室教学(理论讲授和案例研讨)和计算机教室教学(实验课)、课下答疑辅导、电话和邮件指导交流之外,还将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平台。充分利用学校课程中心平台,将教学大纲、参考书目、研讨案例、授课视频等上传至课程中心,以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四)实验教学
引入实验教学,在计算机教室讲授SPSS统计软件的使用,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数据进行实际演练,并指导各个项目小组的同学对他们自己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编码、录入和统计分析。实验教学的内容选择以满足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和学年、学位论文写作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在“三创”、“挑战杯”等国家级、市级立项或竞赛中的竞争力,满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所需一般统计分析技能为原则,以描述性统计分析为主,尤其注意与社会调查研究相关环节的衔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具体内容:1)问卷资料的编码与录入;2)数据清理;3)个案排序、选择及加权;4)数据变换;5)频次分布与描述统计;6)交互分类与卡方检验;7)多选题的统计技术。
(五)实践教学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将尝试从课堂讨论与模拟实训扩展到课堂外真实场景的社会调查研究。一方面,本课程将在一些核心技术环节的讲授中,引入具体案例和模拟情境,让学生锻炼凝练研究问题、形成问题意识、设计研究方案、设计操作化方案、设计资料收集工具、编码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入课堂之外的分组社会调查实践,以6-10人为一个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社会调查研究,切实体验社会调查研究从选题与文献回顾—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报告写作的完整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技术和注意事项,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从实求知、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提高运用科学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的“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方式,形成以技能考核为原则、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体系:1)课堂参与及随堂考核,占30%;2)小组调查实践相关过程性资料的及时性和质量等,占30%;3)个人撰写的调查研究报告,占40%。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该课改方案的高质高效实施,课程教学团队开展了广泛扎实的课程调查和学生需求调查,并对相关专业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第4学期暑假结束后提交)进行了量化的内容分析,切实了解了法学专业本科生在选题与研究设计、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文本写作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使得本课改方案的设计有着坚实的经验基础,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
张丽梅(1982-),女,汉族,湖南隆回人,人类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学、人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