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界对学前教育模式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渐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向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给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提供精心设计的环境和投放材料。学前教育是塑造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认知发展的最迅速阶段,教师应积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呈现在儿童面前,并给予正确引导,培养孩子优良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学模式;合作精神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幼儿的发展需要。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幼儿教育要以儿童为主体,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启发和培养幼儿的个性,顺应幼儿自然本性的发展,满足其真正需求。幼儿园要积极创设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发现和探索问题的空间,使得他们在环境的深刻影响下能够自主的学习,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使幼儿增进自我了解、自我肯定,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
一、增加师生互动,形成良好氛围
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影响具有广泛性、自发性和参透性。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容易使小朋友产生抵触情绪。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特别对于新生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和生活中老师要多和小朋友进行互动交流,要不断地给他们变换教育方式。让幼儿充当大家的老师,自己的老师,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其感受到人文环境中来自大家的关怀,感受到自身的能力,感受到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集体的存在。这种精神氛围的对他们客观上会造成规范约束的效果,使幼儿自觉地产生荣誉感,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二、幼儿教育生活化,增强形象感知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生活化,使幼儿在学习、活动时感到轻松、自然、亲切和温暖,不觉得与他的生活相隔太远,也不觉得是一种负担。自然界中有许多教育素材,在观察中,应为孩子准备相关的材料(写生板、绘画用纸、画笔等),鼓励孩子把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加深他们对大自然的美的感受。我们的孩子对街上五彩缤纷的灯光早已不感兴趣,但对小小萤火虫儿的兴趣却很高。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资源,让教育源于幼儿生活。让幼儿园课程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应被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此外,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可以被用来学习,比如,吃点心、起床后的穿鞋,生活中的散步都可以自然而随机地渗透许多教育的行为。如“秋天”这首诗歌比较适合中班语言教学,老师可以这样说;我今天发现了一个秘密,外面的世界就变了个样,不知谁玩的花招,请小朋友到外面看看。教师把小朋友带出活动室,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创编诗歌:是谁把花瓣片片吹落……启发幼儿创编大树落叶,燕子南飞等诗句,通过观察幼儿认识了秋天,也培养了其思维能力。
三、激发潜力,实践创造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家长和老师要深信儿童都有创造力,不要把目光放在了少数成绩好的小朋友身上,要拥有一双发现小孩子创造力的眼睛。小朋友的表现力是不同的,家长老师要因材施教,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环境去激发他们的潜力。例如课堂除了教室之外,还可以在课余生活的游戏中把书本的知识或做人的一些道理融入进去,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教育是人生中启蒙教育,这个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期,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激发他们无穷的潜力。
四、游戏熔铸教学,开启幼儿心智
对于孩子来说,再没有比游戏更符合其身心发展及快乐要求的活动了, 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儿童教育家陈鹤琴也认为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促使孩子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在健康教学方面,应该开展丰富多样的户外游戏,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多多吸收阳光,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基本的活动有“郊外游览”,“劳动比赛”,“亲子活动”,“果园采果”等等。也可以放开让孩子尽情尽兴的嬉戏,让孩子充分释放、全身心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身体的愉悦中。当然,活动设计必须密切结合幼儿实际情况,确保幼儿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重视合作学习,提高孩子的协作能力
孩子最终是要步入社会并推动社会发展的,所以幼儿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生活游戏的乐趣,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再者,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乘船渡小河”“全家一起挤公交”有趣游戏等,要求过程不允许太顺利。这样既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模仿能力,生活能力,更培养幼儿在群体中相互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还可以设定“创意奖”“集体合作奖”等作为鼓励。
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给幼儿创设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关注儿童的情感和人格的变化。以及幼儿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用一颗纯真的“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知幼儿所知,感幼儿所感,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画画,与他们完全融合为一体,亲密无间,建立一种朋友关系,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前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敏梅.当前幼儿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知识经济.2011(02)
[2] 李克勤,罗先华.学前教育价值体系建构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8(05)
[3] 丁海东.论学前教育的规律[J].学前教育研究.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