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作 者:冯梦霞
(浙江省临海市小芝镇中心校,浙江 临海 317011)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广大师生认同。小学是情感表达、态度以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关键的影响。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位置,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本身以及其长远发展,因而在小学教育中融入人本思想有着积极的意义。语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科目,本文就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堂作出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教学;对策
前言
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普及的今天,当前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导,推崇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科目,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适应教育教学的变化发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实践工作中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更好的环境。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容易使师生之间产生代沟。在当前“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感受学习的乐趣,并积极开展有效的课后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增强自信心,从而真正成为学习与生活的主人。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开展正常学习生活的前提,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这对于正处于发育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需要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班级氛围。首先,教师需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权威的形象。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便自己的观点与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是完全相反的,也可以大胆提出,然后与师生一起讨论分析,这样一方面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注入动力。其次,教师需要主动去了解每一位学生。有的学生活泼外向,能够迅速与教师建立友谊,而有的学生性格腼腆,不善于表达自己,此时教师就需要主动走近学生,选择一些较为轻松的话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去了解这些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等等,这样既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为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提供依据。最后,教师可以主动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例如积极参与班级集体活动,以及主动关心学生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只要教师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相处,就能够营造温馨、融洽、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增强课堂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才能使生本教育收获成效。语文是与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息息相关的学科,因而语文课堂是锻炼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良好时机,教师可以通过增强课堂互动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积极交流,从而不断培养自身的语言能力,并找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课文《中国美食》时,课文中列举的各类美食有限,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行“美食接龙”的小游戏,从第一位同学开始,说出一道中国美食的名称,然后由第二位同学迅速说出另一道美食,并以此接龙,直到最后一位同学结束。这样的游戏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与实际生活十分贴近,有效降低了游戏的难度。在接龙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听到一些自己从未见过的美食,此时教师可以将这些菜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并通过网络调出图片为学生展示,既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认识更多新事物,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生字生词,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主动参与的习惯,与教师共同努力创造更加高效的课堂。
三、重视课后总结评价,帮助学生增强信心
总结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完善工作。在传统的课后评价中,大多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评价的重点在于表现突出与表现落后的学生,这样一来,大部分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就无法得到充分的评价与指导,一方面会影响总结评价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总结评价方式。例如,在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对这堂课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知识,同时对同学们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再让学生对这堂课进行总结,鼓励学生们积极找到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并商量相应的对策,这样的方式能够给学生更加强烈的参与感,使之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每位学生进行具体的评价,例如通过不同的表情对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点评,同时定期进行文字性的评价,并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倘若学生取得了进步,教师需要及时作出肯定,这样才能够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认可,从而建立更强的自信心,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
结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水波.小学语文"以生为本"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赤子,2020,(4):180.
[2]王润琴.小学语文"以生为本"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神州,2020,(1):110.
[3]胡艳.初探以生为本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魅力中国,2019,(28):177-178.
[4]徐海涛.渗透"以学生为本"理念,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J].速读(上旬),2019,(10):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