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幸福教育之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作 者:程雪连
(钟山县钟山镇升平完小,广西 贺州 5426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幸福教育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理念,做好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幸福感,有利于农村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更能让其学习、生活环境得以优化。从小学班主任的实际工作入手,优化德育方法与策略,帮助小学生解决成长路上的烦恼,是农村小学班主任要积极迎接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农村;德育;幸福;学生
前言
在小学阶段,教师通过学科教学传授学科知识,通过德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成为积极健康之人。班主任,是与小学生接触密切之人,更是班级管理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做好德育工作,架起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明确班主任职责,推进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引导德育教育
师生关系,对一切教学活动的实施质量都有直接影响。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还要时刻关注班级内学生的思想变化与行为变化。在课上与课下,利用丰富的技巧引导学生,融入学习,参与到学习的交流与沟通中去。只有和小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信任,让德育工作有利于幸福教育的落实。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烦恼吐露出来,发现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沟通交流,是班主任发现问题的有效方式。学生可以将师生交流视为聊天,但教师在聊天过程中,要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性格,从而更好地把握日常互动中的契机,去完成德育教育任务。
比如,在新学期刚开学的一段时间,在交流中,一些学生总是说出“最近的作业好多,特别是数学作业,又多又难,我都学不下去了”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问题,是内容多了,教师讲的东西难了,还是自己难以静下心来,抑或是有其它家庭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在互动中,班主任可以从大多数学生口中,发现这个学期的新数学老师讲课速度太快,课上跟不上。班主任要维护老师的形象,让学生有问题积极与教师沟通。之后,要与学科教师沟通,将学生反馈出的问题告知数学教师,做好小学生与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者,帮助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一方面鼓励学生,一方面协调教师,让学生在鼓励下积极融入数学课堂,让教师调整方案,从而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就解决过的问题,再次与小学生交流,发现学生的学科学习问题解决,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细心,还能给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成就感,促成德育成果的稳固。
二、树立积极榜样,开展德育教育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标杆,他们将班主任视为权威,视为榜样,在学校生活中有意无意地模仿着班主任的说话方式与行为方式。作为对小学生成长有至关重要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促进德育工作的无形落实。
树立榜样,要从自身做起,也要关注社会上的积极人物。首先,从自身来讲。班主任要成为提倡且落实积极思想观念之人,在口头向学生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时,先成为实践者。比如,班主任要要求班级内的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科教师,尊敬师长。那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就要爱戴同事,见到同事积极打招呼,多交流,多帮助。不能在班级学生面前,不负责任地表达自己对某位同仁的不满,影响学生的心智成长。在教导学生爱护公物时,要积极成为班级公物的爱护者。发现窗台脏了,在看学生自习时,拿着抹布擦一擦。偶尔搬几盆小花放到教室,给自己工作与学习的地方增加几分生机。班主任的榜样形象落实到实践中,才能让小学生轻易模仿,轻易捕捉。
其次,从他人榜样来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力提倡的今天,社会中的道德榜样越来越多,感动社会的人物也层出不穷。教师要从农村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入手,选择与其道德品质发展相关的案例,给学生树立道德楷模,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成长。班主任可以从当地的新闻入手,利用当地或者校园内的好人好事,使榜样更加真实。比如,当地一位民营企业家,为了扶持乡村教育,每年将自己收益的百分之二十作为教育基金,帮助当地贫困学生与学校。这样的事迹,让农村小学生感受到自己所享受的教育环境来之不易,有利于学生积极努力学习,为报答社会、学校与老师积极奋斗。
三、关注因材施教,落实德育教育
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也要重视因材施教理念的落实。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心理不尽成熟。教师要在德育教育落实过程中,呵护学生的心灵,保护学生的尊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难以端正学习态度,无法调整个人情绪。加之不断增长的自尊心,无论是家长的过分期待还是教师的批评,都有可能导致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甚至自闭性格的形成。利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德育落实,才能增加小学生的幸福感。
班主任老师,要明确每一位学生的性格,是内向、是外向。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在处理问题时,选择不同的疏导方式。对于内向的学生,教师要尽量小心翼翼去交流,关注学生的表情变化与态度变化。像在就考试成绩交流时,班主任要尽可能发现学生的细小闪光点,抓住某一个学科,或者某一部分、题型的变化,鼓励学生。先鼓励,后指出问题,促进学生平缓地接受问题,并乐于纠正。对于外向的学生,在就考试成绩一对一沟通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是否发现了哪些问题。如果学生认为问题不大,则要稍加严厉地指出问题。如果学生自己发现较大问题,则要通过安抚、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找到正确的方法去提高个人学习水平。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接受不同的关怀与指导,有利于德育工作幸福感的提高,也有利于小学生幸福感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全面分析农村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成长需求,在班主任工作中加强工作内容的丰富与工作方法的更新。让德育教育成为学生发现幸福、感受幸福的方式,在教师的关怀下,找到学习的乐趣与生活的乐趣,提高个人幸福感,投身于日常学习活动中,积极进取。
参考文献
[1]伍艺芬.新时期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3):95.
[2]莫先相.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595-596.
[3]康晓萍.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J].才智,2020,(6):9.
[4]韦菊.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人文之友,2020,(1):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