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倾听童音,妙语解答,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
作 者:张君莲
(石河子特殊教育学校,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语文学是教授语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语言使用的榜样。小学生的思维敏捷,理解能力正在发展。通过教学语言艺术的使用,让每一位小学生的声音得以回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才能构建积极健康的语言课堂,促进小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之美,促进教学效率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生动;课堂;幽默
前言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利用语言传递学科知识,要利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课堂各部分内容的联系。教师的语言使用艺术水平,关系着课堂的趣味性与课堂的吸引力。一线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语言应用的关键性,积极学习,提高个人语言水平,让语言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吸引点。
一、利用规范教学语言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艺术,规范都是首要准则。语文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使用能力,能够准确使用普通话,是最基本要求。教师的发音影响着学生的发音,教师说话的风格与语调,也很容易为学生模仿。在教学中讲究发音规范,吐字清晰,用词准确,才是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突破方言的屏障,拿到了二级甲等以上的普通话证书,却没有主动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利用普通话。在当地方言氛围中无法脱身,带领孩子们用方言学习语文知识。具备普通话技,并将其严格应用到教学中,才能减少小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误解,保证教学效果。
语言的规范与准确性,还与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练度密切相关。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思维速度较慢,不如成人的语言应用熟练度高。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较为啰嗦,一句话掰成八句话说,拖慢了教学的节奏,也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改变口若悬河式的教学形式,认真梳理教学内容,能用一句话说完,绝不多说一字一句。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废话”,会让知识的传递更加清晰与准确。同时,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像在给小学生介绍大诗人李白时,教师要传递的信息不过是“李白是诗仙,饮酒后尤其喜欢创作。所创作的古诗浪漫色彩浓重,传递着豁达的人生观念”,而不是“李白这个人,很喜欢喝酒,喝起酒来就把酒就明月,没完没了的感慨……”教师的“唠叨”式教学,会让小学生形成唠叨式语言习惯,无法精简语言。因此,讲究教学语言的规范与准确,是应用语言艺术的第一要点。
二、利用幽默教学语言
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开放与欢乐的学习氛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幽默语言”这一助手,构建艺术化与趣味化的课堂。小学生的学习精力虽然旺盛,但很难在课堂中快速集中注意力,并使之长久。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让学生越听越有意思,才能使其思维时刻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幽默,是人的一种品质,也是可以习得的语言应用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关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打造独特的幽默模式。像在讲解《花钟》这一课时,教师要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与积累新的词语,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相关知识。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学习作者能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意思。在课堂中,教师要利用幽默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提出“什么是钟?什么是花钟?”的问题,促进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小学生的思维总是具有跳跃性的,有的小学生会说“是用花做的钟表吗?”、“是有花图案吗?”等。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并利用幽默的语言回复。像“难道今天要学习如何做花钟吗?太好了,要上手工课了”等。让学生得到教师的回应,会促进学生课堂参与感的提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利用生动教学语言
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够营造真实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会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促进学生能够用个性化的语言与教师交流。听一节生动的课,就像是一次旅行。跟随教师的语言走进情境,乐在其中,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享受度的有效方式。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想讲好课,就一定要思考如何利用语言吸引小学生,使其沉迷于自己语言创设的环境中。死板的教学逻辑中,教学用语占据大部分比例。学生在听命令,在跟节奏,没有办法享受学习。语言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给听者想象的空间,给用者更大的发挥空间。积极利用各种修辞手法,在教学语言的组织上展示个人语言应用能力。利用比喻、似人等方式,让一字一句灵魂起来。利用排比的方式,让教学语言更有说服力,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才能解决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诸多问题。
像在讲解《画杨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描述一下杨桃,让学生跟随生动的语言去想象,猜一猜教师描述的是什么东西。“它是甜的、涩的、酸的,甜是淡淡的、涩是若隐的,而酸则是冲着的。三者合一,立体而生动。它的外型独特,味道使人记忆深刻。用手去摸,外表很粗糙,有的地方扁,有的地方鼓。它的果汁可以制成饮料,是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止渴生津的饮品”这样的描述,从各个方面对杨桃进行描述。学生听着,想着,会在头脑中生出无数个答案。他们随时分享着自己的答案,教师继续进行生动地描述,直到有人说出正确答案。当有学生说出“杨桃”时,教师要给予回应,“你见过杨桃吗?它什么样子?吃过杨桃吗?什么味道?”将描述的主人,从教师向学生转移,促进学生开口表达,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妙语互动,给学生让位。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利用规范、幽默、生动且具有情感的教学语言,能够推进教学过程的高效,教学目标的达成,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习语言使用艺术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完善教学逻辑,能够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倾听童音,并妙语解答,让语文课堂充满艺术元素,是学科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黄玉琴.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3):76.
[2]李倩.探究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20,(12):101.
[3]杨敏.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J].人文之友,2020,(3):276.
[4]薛瑞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J].数码设计(下),2019,(12):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