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作 者:陈 清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百富光明小学,广西 贺州 542829)

 摘   要:快乐教育理念的普及,让农村的教师更加关注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快乐理念的指导下,创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让语文课堂发挥更大作用,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用快乐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乐起来,是农村语文教育发展的表现。

关键词:快乐;课堂;小学语文;农村;能力
前言
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让更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用快乐的教学活动,推进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转变。灵活使用教学工具与教学手段,实现快乐教学。明确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以快乐为基础提升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农村教师要突破的教学挑战。
一、创新课前引导,营造快乐氛围
课前引导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与课前几分钟的学习状态。利用有效的方法,将小学生从课下状态带回到课上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好刚刚进入教室的几分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整学生的情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如,有的教师为人亲和,总是微笑地走进课堂,一开口说话就能获得全体学生的关注。有的教师为人严肃,总是板着一张脸走进教室,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拘紧、害怕与紧张。教师的个人言行与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与情绪。在快乐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先让自己快乐起来,从而带领学生快乐地学习。一位合格的教师,要做一位合格的“演员”。无论有何私事,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都应当如沐春风,立即进入到教师角色。用自己的快乐情绪,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到学习状态。不将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到课堂,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准则。同时,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也要选择不同但轻松的方式与学生利用前几分钟课堂时间积极沟通。像在讲解《猫》时,可以先提问学生们:“大家喜欢小动物吗?家里有养小动物吗?家里都养了什么小动物呢?今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家里的宠物猫是什么样子。”然后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家里的宠物,再带领学生们朗读课文,让学生与学习主题联络起来。
二、更新教学方法,实现快乐教学
在快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课堂模式中走出来,借助活动去活跃课堂氛围,借助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农村小学生的基础较弱,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在讲解语文知识时,可以利用农村现有的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形象的教学内容。创设与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知识,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像在讲解《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时,除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流利朗读课文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结合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去辅助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借助视频资源与图片资源,让小学生融入到文章所创设的科学情境中,理清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并尝试以图片作为依据去复述。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体验更快乐。不仅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对语文学习有全新的认知。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组织教学。实践,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较为容易。农村小学生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更大,可以利用的自然更多。积极利用农村学校的教育环境与相近的自然资源,使之发挥教育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厚化。例如,在讲解《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文和生活相结合,感受农村自然清新的景色,在课下,带领学生们去观赏田园绿野,去欣赏小桥流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能力。借助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小池塘边观察水的色彩变化,去农田里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利用学习空间的扩大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小学生成为文字的主动理解者以及自然现象的主动发现者和思考者。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将课内外教学形式平衡起来,会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更能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快乐教育理念得以落实。
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教学法。合作教学法,重在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从看图说话开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这两项能力的形成,与观察、交流、思考能力密切相关。教师积极利用合作教学法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中与小伙伴们的合作解决学习难题,能增加其学习成就感,在学习后更加快乐。如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边表达一边聆听,在讨论中、合作中完善自己的思维,促进学生与学生建立全新的合作关系,不再只是单纯的游戏伙伴。
三、实施鼓励评价,加强快乐体验
评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也影响着学习氛围。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利用鼓励评价,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建立语文学习信心。将信心转变成为动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进步。快乐的学习体验,对学生十分重要。学生的年龄越小,对学习产生的快乐学习体验需求越强。有效的课堂评价,是让学生调整个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有效手段。
语文教师要学会抓住课堂中的评价契机,让鼓励性的评价自然地出现在课堂中,被学生所接受。当学生回答问题回答得十分切题时,可利用“你回答得真棒,你想得很周全”等语言给予评价。给学生回馈,而非让学生直接坐下。当学生回答问题回答得十分个性时,教师要打破固定答案的限制,给予学生“真是个新思路,值得大家想一想”等评价。对学困生,特别要加大鼓励的强度。在低年级,当他们勇于拼音,能够写规范字,要表扬。在高年级,能熟读课文,能总结大意,要表达。让表扬合理且无处不在,便会让课堂越来越快乐。
结语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给农村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给小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新氛围。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参与感更佳,体验感更佳,知识的吸引与理解效果也更好。用快乐教育理念全面更新农村语文教育,缩小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冉小钗.浅析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模式的创设与应用[J].读与写,2020,17(5):74.
[2]刘晓飞.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语文天地(小教版),2020,(1):75-76.
[3]乔林燕.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语文课内外,202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