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 者:李宾雁 (湖北省潜江市杨市办事处小学,湖北 潜江 433100)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改善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阵地。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出了相关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培养;对策
前言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助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在数学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自身的模仿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从而为未来的学习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是学生人格塑造与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从天真浪漫的形象思维逐渐转变为抽象的逻辑思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抓住这一良好的时机,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热情,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真正做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做学习与生活的主人。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这项活动的主角,而非机械地完成教师和家长布置的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元、角、分”的相关知识点时,倘若教师仅仅对计算过程与计算方法进行讲解,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小学生喜爱游戏,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一些玩具带到课堂上,然后创设一个在玩具店购物的情景,分别请不同的学生担任收银员,然后对“顾客”选购的玩具进行价格的计算,倘若收银员将金额计算错误,则需要通过做题的方式来接受惩罚。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玩具吸引,从而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游戏,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学习课本知识与生活常识,促进了自身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自主学习意识的萌发与树立奠定基础。
二、转变观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身先士卒,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会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勇气不断迎接挑战。许多学生已经习惯在教师与家长的安排下开展学习,倘若没有人对其进行管理,便在学习中无从下手,这就是典型的缺乏主人翁意识的表现,一方面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扮演教师,教师则走下讲台扮演学生。首先由学生讲解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既能够给学生一段适应的时间,同时也便于教师尽早发现学生在“讲课”中的问题;其次,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提升拓展的机会,如鼓励学生讲解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倘若能够跳出教师与课本的框架,找到新的思路就更好。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教师还可以请同学们以教师的身份分享自己有用的学习方法与经验,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建立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小组合作,为自主学习能力搭建平台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不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尽早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为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首先,教师需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避免出现学优生扎堆和学困生扎堆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形成学优生带学困生的状态,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其次,在布置小组学习任务时需要做到科学合理,每个小组需要学习任务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小组内每位成员都应当由自己的职责,完成分配的工作,同时学优生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对难度较高的知识进行讲解,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避免组内学生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最后,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良好合作习惯的培养,每位学生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学困生不能盲目地相信学优生的讲解,学优生也不能盲目相信教师的讲解,而是鼓励同学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意识。除此之外,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十分关键,无论他人发表的观点是否与自己的相同,都应当给予尊重的态度,认真倾听并思考,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个人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作为学习生涯的起点,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改变传统的观念,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为学生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敏.提升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0,(15):118.
[2]李如骞.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1):193.
[3]牛怀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神州,2020,(9):161.
[4]毕迎华.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外交流,2019,26(4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