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识”时更新,“字”在飞翔 ——低段趣味识字初探
作 者:郑贺尹
(青田县江南实验学校,浙江 丽水 323900)
大
中
小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为了激发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体会识字方法,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多种趣味教学法,例如通过生动的情景演绎识字;在语境中识字,图、文、义结合法;编制字谜,趣味识字;趣味联想,丰富识字;形象字理识字法。通过这些方式对汉字的音、义、形进行学习,让孩子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使其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最终达到将识字的主动权交于学生的目的,从而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识字;趣味;有效;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还要求,1-2年级小学生必须学会1600—18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掌握800—1000个左右的汉字。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在识字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类型的生字,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拓展识字途径,将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其自主识字的习惯。然而对于低段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是件枯燥甚至困难的事,那么如何能让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有趣生动甚至简单呢?我总结了一下几种方法:
一、通过生动的情境演绎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而且机械地识字教学容易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烦。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简单的生字教学往往容易被忽略。比如,区别“牛”和“午”,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在教学中也只是简单的组词区分“黄牛”、“中午”。显然这种简单的组词方法并没有让孩子很好的区分这两个字,但在一次与学生交谈中我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她告诉我“黄牛”头上会长出角的,所以那一竖要出头啊,不然牛没有角多难看呀,说完还用手在头上做了牛角的手势还发出了一声“哞~”。就这么简单!当她在课堂上发出“哞~”的一声牛叫声后大家都笑了。通过这样声情并茂并充满童趣的演示,孩子在识字中得到了快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体会了识字的乐趣。比如“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做跑的动作,这样学生就明白跑用(足)跑,所以的足字旁的。这样不但让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还明白了字义,学起来一点也不费力,识字兴趣自然就浓厚了。
二、在语境中识字,图、文、义结合法
识字教学中分认读生字和书写生字,对于认读生字要求学生做到了解意思,在语言环境中能识别即可,不提出书写要求。对于生字认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将每种方式都尝试过,只能因人而异,因字而异。低段的教学要充满童趣,但是在识字教学中,如果只是让学生看字读音,即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有趣,学生学得很开心,仍然是机械的记忆,遗忘率很高。例如一年级上《小小的船儿》中要求认读的生字“弯”,课文朗朗上口,充满趣味,每位学生都知道“……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可是当我将“弯”字单独放在黑板上时很多学生就没有办法认读了。所以我想只是将字多读几遍是不够的。在课文情景中学生都知道“弯弯的月儿”,那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弯”,并举例,有些说跳绳是弯的、有些说谁谁的头发是弯的,还有些说他会画弯弯的线。于是我就请他在黑板上画出来,接着就有同学发现黑板上弯弯曲曲的线就像是“弯”字的下半部也是弯弯曲曲的,然后在回到课文,除了“弯弯的月儿”还可以是“弯弯的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这样一步一步的深入,将生字与课文理解相结合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开心、高效地学习生字。同样在《画家乡》一课中,“孩子们”的名字都是根据自己家乡特征而取的“山山的家乡在山里,平平的家乡在平原,青青的家乡在草原,京京的家乡在城市。”教学中,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发现这个特征,知道“山山的家乡在山里,所以取名为山山……”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捕捉这个“亮点”,在自然的交流中,认识了“孩子们的名字”,同时也认识了“孩子们的家乡”,还了解了除自己生活的城市以外的“城市”。在特定的语境中,学生边识字边学文,也理解了字词的意识,增加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三、编制字谜,趣味识字
机械式的识字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产生厌倦。在识字教学中,需要不时增加一些游戏环节以提高孩子们的热情。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生字的组成特点,编一些简单的字谜,让学生识字。比如“胖” 的谜面可以是“半个月亮”;“告”的谜面是“一口咬掉牛尾巴”;“王”的谜面是“1加1等于…”;“会”的谜面是“人在云上走”;“春”的谜面是“三人同日行”等。学生在猜字谜过程中认识了生字,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编字谜,经常还会自己编字谜让大家猜,这样让更多孩子体会到了识字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趣味联想,丰富识字
低段的孩子虽然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但是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适当让学生进行联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能让他们的想象力等到发展。比如:“渴”和“喝”两个字同时出现在一篇课文中,都是需要识记的生字,但是如何更好的区别呢?想象一下,上完体育课流好多汗口里干干的,这个时候最需要什么——水,所以带三点水的就是“渴”字。那么水拿来了从哪里进入身体的呢——嘴巴,所以喝水需要张开嘴巴,口字旁的就是“喝”。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在想象中体会识字方法,提高了学习效果。如学习“鼠”字,像一只小老鼠,上面的“臼”就像是老鼠的脸,下面就是老鼠的牙齿和胡须。如教“怕”字,竖心旁与心情有关,当一个人心里害怕时,脸色会发白。这样一想这些字就变的生动有趣了,学生就容易记住,也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五、形象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内容丰富,方法多,在低段识字教学中多采用象形识字,即先出示原始图,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解释图到字的演变过程。比如“木”象形字的演变,因其古文字像一课树木,因此演变过程为: ——木;“水”字的象形字的演变,因其古文像水的波浪一样,因此演变过程为: ——水;“立”字的象形字的演变,因其古文字像一个伸开双臂,张开双腿站立的人,所以演变过程为: ——立等。这样的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识字有助于学生对汉字演变的特点,也有利于培养其观察力和思维力。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通过灵活巧妙的教学方法,让识字不再枯燥。在丰富的识字方法熏陶下,逐渐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培养识字兴趣,从而将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究,掌握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认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小梅. 对识字教学的几点反思[J]. 考试周刊
[2]《“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
[3]王美英,张春红,《探究识字“小秘密”活动简介》,小学语文教师》
[4]张茜.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 语文天地
[5]周家钤. 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 新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