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学生家国情怀教育初探
作 者:曹燕玲
(山东省荣成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山东 荣成 264300)
大
中
小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 这是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爱国是第一位的”,习总书记的话,铮铮入耳,作为人民教师,更应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将爱国主义情怀植根于每一位学生心中。
“家国情怀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一主题来进行开发与研究。
好的情怀教育既是学校、教师的一种刻意而为,又一定是在各种活动中自然渗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主题,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高效的活动组织,对学生施加全方位、沉浸式影响,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记忆深刻、值得回味的东西,来涵养他们的国家认同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
一、看一部家国情怀的电影
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首先想到了电影。一部优秀的影片往往能深深地触动人的灵魂,其教育效果远胜简单说教。学生在观看影片中所受到的情感冲击、所升腾起的家国情怀,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弥足珍贵。新中国成立至今,走过了七十年征程,从一穷二白的艰苦奋斗到如今的盛世中华,有很多人、很多事值得我们铭记,电影是最好的再现。所以我们首先做的事情就是精选了几部好电影,充分利用影片的感染力来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二、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主席在一次讲话中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家”与“国”从来是一体,不可分割。家国情怀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流,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闻一多曾说,“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家国情怀教育离不开文学艺术潜移默化的熏陶滋养。所以,我们决定从诗词鉴赏中找突破口,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精髓,挖掘蕴藉其中的有价值的情感。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古典诗词鉴赏,一起寻找诗句背后的故事,感受古诗文中的爱国情感,以历史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具体做法:
1.筛选体现家国情怀的古诗词,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录制成音频。充分利用学校的小广播,让学生每天能聆听到一首古诗词鉴赏,了解诗词相关的背景,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悠悠中华有着灿烂的文化,我们从《诗经》与《楚辞》两大诗歌源头找起。《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它是一首军中战歌,表现出秦地人民慷慨激昂、英勇无畏、同仇敌忾、誓死守护家国的战斗精神与家国情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因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的引用而成为了爱情名句。实际上这四句诗出自《国风·邶风·击鼓》,这首诗最初表达的是质朴真诚的战场情谊:一个战壕的战友面临着未知的生死,相互约定“同赴战场共生死”。
再如楚辞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辛弃疾的“无人会,登临意”,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诗句,无不透出作者的拳拳家国情怀,就像点点繁星,照亮文化的天空。明代顾宪成的一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更是激励了后世无数读书人关心国事、将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2.感受一堂优秀的诵读课程。
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诵读经典,感受吟诵之美。在吟诵中感受中华诗词的悠久气韵,感受古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三、设置光辉人物榜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说: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教育学生懂得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
具体做法:
设置一面照片墙,让学生了解那些饱含家国情怀的伟大人物的光辉人生:他们秉持着理想与信念,风雨兼程、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条或波澜壮阔、或感人至深或执着奋进的人生之路,他们为祖国做出的卓越贡献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学生可以自由摘抄,要求每人能够介绍一位爱国人物的生平及主要贡献,并利用班会时间交流展示。
四、争做最美志愿者
壮大志愿者队伍,原本只有教师参加的志愿者团队,尝试吸纳更多的学生加入,让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亲身感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争做最美志愿者。
五、填写一份调查问卷
“写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出你心中最敬佩的人,推荐一部你最爱的电影,说说你做的一件最开心的事,讲讲你最想成为谁那样的人……”每一项都简单说明理由。
设置这样一份调查问卷,可以让我们有效了解同学们最真实的想法,也是对沉浸式情怀教育成果的一种检验。从后期的跟踪调查、家长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德育教育效果显著。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之中。今后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