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作 者:苏木莲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安定小学,广西 贺州 542815)

 摘   要: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科目,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当前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要及时的进行创新升级,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更有助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进步。本文主要对如何更好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有助于后续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一)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不具备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接触外界事物也较少,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很强的好奇心。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作为较为基础的阶段,这对于后续的学习开展有着很重要的价值。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过去较为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也很容易厌恶数学的学习。而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有助于后期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不仅仅消除了数学知识的枯燥无味特色,还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可以营造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便于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最终有效的提升学习的质量[1]。
(二)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将数学知识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关联,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探究数学问题的机会,进一步的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将生活和知识相互融合的教学形式,让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便于学生扎实的掌握住数学的重视内容,学生也更容易做到学以致用,确保了数学学习的可行性价值,最终强化和提升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二、如何更好的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一)积极的构建生活化的情境,有效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学科中有很多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感觉困难,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这个时候就可以积极的构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多动用自己的思维进行问题的思考,慢慢的接触数学知识,更加牢靠的掌握,不断的提升个人的数学思维意识。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认识图形”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还没有对形状等方面的基础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直讲授基础的概念理论,学生很难有效的理解和把握。为了改变这一教学情况,老师可以积极的构建生活化的情境,比如可以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利用周围随处可见的物体,像铅笔、直尺、橡皮等,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分析这些物体的形状,然后再结合理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巩固知识点内容,开拓自己的数学思维,进一步的激发和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做好教材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优化,将更多生活化的内容赋予到知识中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多新的标准,数学的教材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有很多的数学内容虽然经过改革以后和日常的生活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但是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立较为全面的生活化教学体系,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分析教材的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赋予教学内容更多生活化的气息。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减法的简便计算”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科学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多媒体将视频或者是PPT及时的进行播放,下载和本节课学习相关的内容,积极的营造和构建更具有生活化气息的情境,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分角色的扮演,可以设定一个商场购物的小剧情,让学生模拟自己平时的购物情境,比如,一个笔记本的价格是5元,钢笔3元,小红有26元,那她可以买几个笔记本和钢笔?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更容易掌握减法计算的规则,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知识内容。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多开展一些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讨论一些更具有开放性的题目,不同的同学具有不同的思维,解题的思路自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能够更加高效的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有助于强化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意识,确保学生更加高效的解决数学题目[2]。
(三)通过生活经验,在有效的创造式活动中开展学习
学生的创造意识的培养也是新课标背景下的重要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的做好这方面的教学和培养,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也对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要积极的做好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回顾下求解面积的公式,然后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情境:“假如用四根小木棍钉成长方形,然后将其中的两个对角进行拉起,这样就会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请大家思考下现在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之前的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是不是一样的?”随后学生会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住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落实好生活化的教学。
总结
根据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用个人的思维,真正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这也有助于后续学生的进一步成长,对于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邱雪荣.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9). 
[2] 徐英姬.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神州,2017(19).
[3] 徐海燕.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中学课程辅 导(教学研究),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