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探寻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探寻

作 者:戴美春 (福建省南靖县第四中学 363601)

 摘   要:“名著导读”是先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几乎每一个单元后都设置了名著导读板块。在中考语文试卷上也增设名著导读内容的考核。可见名著导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名著导读方法,培养学生名著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名著阅读效率,不断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文学素养。本文笔者就简要探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文学素养
前言
名著是文学世界中耀眼的名著,名著存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功底和审美能力。何为名著导读呢?顾名思义,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名著,名著通常都是拥有广泛读者的读物,是非常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书,往往令人百度不厌,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而导读则强调的是“导”这个动作,也就是我们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去读名著,教师是“导”涉的主体,学生则是“读”的主体。通过“导读”构建一个双主教学模式,重在方法,重在策略,起到为学生阅读搭建桥梁的作用。
一、专题探究,指明方向
既然是“导读”,那么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非常关键。往往很多初中阶段的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开始阅读一本好的明珠。鉴于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让学生有目的有任务地阅读,具体策略就是开展“专题探究”。以《西游记》的导读为例,我们可以将这一名著根据名著的特点紧扣故事与人物设计成三个专题探究。第一个专题可以设定为“取经故事会”,比较基础简单,用故事会的形式推动学生把握故事情节;第二专题可以是“话说唐僧师徒”,学生按照要求写一篇人物介绍,这需要学生全面把握每一个人物方可完成;第三个专题可以是“创作新故事”,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自由创编活动,鼓励基础较好的学生大胆创新。对于阅读基础好的学生我们可以积极鼓励他们完成三个专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专题进行深度阅读,如此饶有趣味的阅读任务,会让刚刚跨入中学的学生兴趣盎然。
二、方法指导,有效阅读
叶圣陶曾经说过:“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明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阅读质量高的文学作品往往可以使人的精神更丰富,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而确保学生阅读有效的另一个前提就是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从浏览法、精读法、读书笔记法、质疑法等多种方法中择取适当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指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阅读方法,结合文本题材和内容适当应用不同阅读方法。
以《红星照耀中国》这本纪实作品导读为例,我们首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序言、浏览目录、跳读正文,通过快速阅读初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作者信息;第二这部作品的大致内容是“探寻红色中国”;第三写作方式是按照时间顺序,第四题材是一部记录见闻的作品。然后应该指导学生变阅读边梳理,进行细读,要明确文章故事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最好可以提出问题: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通过问题导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所描写的“红色中国”过程和历史的两个纪实层面。通过名著导读,然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向作者“取经”,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学习斯诺的敬业精神和探索真相的可贵勇气。
三、群文阅读,丰富思维
当然,名著导读不是让学生读一本好书,而是尝试着读大量好书,从不同书籍中汲取不同的养分,以此丰富自己的思维。所以,开展名著群文阅读也非常有必要。笔者的名著导读板块教学时,就以主题形式引导学生思维发散,通过构建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将多本名著串联起来,从而起到思维发散的作用。以《经典人物——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个性符号》为主体,给学生推荐了《借东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唐僧不识妖精》《宋江执着受招安》等四个篇章的内容,让学生对中国四大名著中的经典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共同探讨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学生要想全面了解这些人物形象,势必要仔细地阅读这基本名著,这就起到了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丰富学思维的目的。
四、成果展示,增强信心
学生在阅读中经历那么多事情,做了那么多努力,如果没有一个成果展示的机会,那么极容易打击学生阅读兴趣和自信心。所以,读后的成果展示也不容忽视。笔者在学生每一次名著阅读结束后,都会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主要包括阅读手抄报展示、研读报告分享会、评选读书优秀分子、人物形象思维导图大比拼、好书推荐会等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成果展示活动,真正鼓舞和唤醒了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致,也让学生不断反思和检讨自己的阅读情况,让更多学生读有所获。
以“评选读书优秀分子”为例,通过这样的成果反馈,既在学生当中树立了一个良好的阅读榜样,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自信心。而开展推介新书活动,则重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并且勇于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给其他同学或者老师讲一讲自己的阅读内容和感悟,从而调动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
结束语
中华文明五千年,我们拥有数不胜数的名著杰作,它们能为我们拨开迷雾看未来,指引前行的道路,更教育着我们为人处世之道,鼓励着我们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对生活、对人生有益,正所谓“开卷有益”。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学者,我们当鼓励和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导,让学生成为读书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周金良. 中考名著阅读考查现状及走向[J]. 语文建设. 2018,(10).
[2] 罗成刚,周琼霞. 整本名著阅读指导实践及反思[J]. 教育科学论坛,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