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共同体现状探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共同体现状探究

作 者:黄艳珠 周日桥 陈莉莉 陈杏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教育指导中心,广东 广州 51145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立项课题“‘碁道育人’理念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ZQJK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人因德而立”,如何帮学生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的挑战。如何有效整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很值得探究的。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学科教学共同体;教育均衡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国因德兴,人因德立”,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是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在大力倡导核心素养的今天,有效整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建立教学共同体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那么,共同体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有效策略是什么?都是值得商榷的。
一、概念缘起
“共同体”起源于社会学,是基于血缘、地缘等因素在乡村社会中相互支持、关系密切的一种团体。随后,共同体理论引入教育领域,作为一切科学研究包括教学活动应当遵循的普遍规律。教学共同体就是根据教学规律,通过“教”与“学”的有机结合,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师生真正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团体。道德与法治教学共同体以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为导向,打破主动教、被动学的束缚,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有效教学的开放系统,是师生真正参与、共同达成目标的一个重要团体。
二、调查分析
Q片区是城乡结合部,有中小学30多所学校,43.2%来穗子女,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差异很大,城乡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据统计,现有小学生24004人、初中生7832人、高中生2275人。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小学106人、初中38人、高中15人,学科师生比各为1:226、1:206:1、1:151。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模式单一、缺乏专业
共同体建设处于探索阶段,究其原因,教学方式单一、教科研力量薄弱,教师没有深层次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多数“以本教本”。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中高级24人、占15.09,中级70人、占44.03%,显然,专业水平未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师师、师生、生生互动大大减少,很难呈现“学生喜欢”的课堂新样态。
(二)夸大作用、忽视学习
学校缺乏宏观调控,过分夸大教师作用,意识不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为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已远超学生,加上传统旧观念影响,没有与学生一起学习、钻研、发展的意识,久而久之,忽视了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有效的互动、研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共同体的建设进程。
(三)不够重视、束缚发展
教师中初级及以下的有35人、占22.0%,研究生7人、占4.4%,而且中、初级的男女比例分别为13:57、3:32,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乡教研、科研水平。此外,面对近3.5万的学生群体,学科师生比1:215,大部分老师认识不到学生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从“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换位思考,导致了学生这一重要主体的学习、发展受到很大束缚。
三、应对策略
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教学共同体的作用不可小觑,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构造共同体一定将教学主体由教师转换为学生,只有从这个出发,教师才能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所谓“政治挂帅”,教师一定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多渠道、多方式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科导向和价值引领,实现“凡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以课堂为优化路径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升质量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生命教育、法治教育,强化公民意识,增强文明互鉴,传播优秀文化,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质。要充分发挥同辈效应,真正的互动是学生能跟着教师一起在思维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三件事情: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样做?强调“课堂还是应该以教为主”,教即引导。
(三)以师资为均衡推动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生力军,师资不均衡是制约城乡教育的主要因素。由于临聘教师的不稳定性对教学冲击很大,小学几乎没有道德与法治专职教师,共同体构建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所以,要争取教育部门多方合力、优化资源整合、加强辐射引领,实现“教学-教研-培训-科研”一体化,有效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构建共同体是一个艰巨的探索过程,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教”与“学”有机高度融合,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共同体能真正带来“学生喜欢”的课堂新样态,充分发挥理论引领优势,凸显教书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芳.略论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9(12).
[2]张海萍.建设“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教学,2017(05):11.
[3]徐剑.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