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措施
作 者:周芳竹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广西 530023)
大
中
小
摘 要:视唱练耳是高中音乐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音乐产生了很大影响。视唱是指一种依据乐谱通过声乐演唱的方式展现出的技能,主要有两种,一是简谱视唱,二是五线谱视唱。在训练过程中,所有音乐演唱能力的前提是认识乐谱,只有在了解谱号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好音色和音区,合理运用音符,准确判断音乐的调性。本文对视唱练耳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提出了高中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措施。 关键词:高中教学;音乐艺考生;视听练耳;提升措施
音乐学院早在2002年就对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进行了考核,且在音乐综合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提升。事实上,部分高中并没有认识到视唱练耳能力的重要性,学生缺乏锻炼和有效的方法指导,在音乐艺考中并不占优势,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一、视唱练耳的相关阐述
视唱练耳是高考音乐的必考科目,也是音乐人士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般来说,在艺术联和校考中,视唱练耳占据重要比例。通俗来讲,就是看谱演唱,通过唱歌和听音乐来锻炼耳朵对音乐的敏感度,并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和演唱处理能力,其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练习好发声,看懂谱、唱好歌,深入体会音乐作品中的各要素。不少艺考生被淘汰并非是文化科目不及格,而是视唱练耳不过关,究其根本,缺乏系统视唱练耳的训练,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教与学”的平衡,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视唱练耳的练习,保障教学的进度和目标与最终的目的一致。
二、高中音乐艺考生提升视唱能力的策略
(一)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对于音乐艺考生而言,倘若在音准感和节奏感方面有所欠缺,即使乐感较好,也存在被淘汰的风险,所以在视唱学习中毫无目的的练习,会导致视唱失去其价值,达不到最终目标。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将视唱学习和乐理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同步进行,有效提升学生读谱能力和视唱水平。
(二)边视唱边打拍的习惯
一边视唱一边打拍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在基础阶段就体会出作品的音乐要素,塑造节拍感,为接下来的视唱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节奏的练习
就音乐作品而言,节奏是其骨架,所以学生在视唱练习前一定要迅速浏览乐谱,将其中的节奏型单独练习,并进行比较,再综合练习。
(四)旋律的把握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那旋律就是其灵魂。在旋律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大跳,二是音程,三是节奏。音符在加线间位置的判读可以真实反映出学生读谱水平。
(五)声音的自然流畅
视唱练习要求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眼睛、大脑、耳朵和手指,通过一定的训练,从而提升视唱水平。正如汽车的车灯,照亮的是前方而不是后方,所以学生在练习中一定要养成浏览乐谱的习惯,用耳朵体会、用心感受,慢慢练习,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三、高中音乐艺考生提升练耳能力的策略
练耳内容包括单音、音程、和弦、音阶、节奏、旋律,而节奏和旋律统称为听记,但其侧重点也不同。
(一)听力部分
听力水平的高低与学生自身的音乐天赋有一定的关系,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论天赋如何,学习和训练都是一样,在专业乐理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练习方式,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并借鉴前辈的经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大小三度音程性质的听和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聆听:第一,用色彩来听、辨别。大三度音程较为明亮且刚劲有力,音响协和度较高,而小三度音程较为柔和,有种暗淡之感,两者有明显差别。第二,用音程的协和度听、辨。通过排除法,可迅速得出答案。第三,结合音乐的调性来听、辨别。这就要求艺考生必须建立首调概念,比如《义勇军进行曲》开端处可套用大三度,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可套用小三度,如此训练,长此以往,效果显著。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的第六感来听、辨别,但对于有“绝对音高”的艺考生而言,则另当别论。总之,不论天赋如何,不能持之以恒,很难取得成功。
(二)节奏与旋律的训练
对于节奏训练而言,首先要明确节奏的组合类型,比如长短型、平均型、附点型、切分型等基础节奏,其次是复杂的节奏型,但也只是在基础型节奏的基础上演变而已。因此,音乐艺考生要反复地写、念、听、辨,熟练掌握四大基础型节奏,并灵活地将听与辨相结合,运用自如。
旋律听记主要考察的是艺考生的音乐综合记忆能力,该训练方法大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听记过程由考生自身条件决定,但不论是那种听记方法,只要准确地听记作品的旋律即可。现阶段,听记旋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先听开头、结尾固定音高。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先不顾节奏,将听到的各音都记写下,如果不是C调,只要在听第一遍时把握好开头和结尾固定音高,并与后听到的旋律音校对即可。但是,如果旋律开头和结尾与后听到的固定音高不同,就断定其为首调,反之则为固定调。第二,从听记开始,学会旋律记忆并反复模唱,也可以跟随旋律用脚轻点地,主要的训练方法有助于艺考生掌握音乐的拍及单位拍的节奏,从而树立小节意识。此外,在训练中的小节线的划分和拍号的确认,要以听到的节拍为依据。第三,音乐教师要思路清晰,做好时间规划,训练方法可以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进行,对音乐艺考生进行针对性的视唱练习和默写的训练,帮助艺考生把握好旋律的速度,准确找到旋律的句法和旋法,进而快速的听记。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应考的“法宝”,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事件的进行,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少艺考生在考试前受考场环境和乐器音色的影响而导致焦虑、紧张,直接影响了发挥水平,因此艺考生可以在平时训练中多模拟不同状态下的考场环境,锻炼自身的应考适应能力,降低外界变化对考生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随时迎接考试的到来。同时,音乐艺考生还要注意劳逸结合,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应对考试。此外,在考试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审题,沉着冷静,不要急躁,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发挥,考出好成绩。
结语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艺考生考试是否成功,所以音乐教师和学生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并落实到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练习,有针对性地听、唱、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多体会、多思考,在学习好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视唱练耳水平,有备无患地应对高考,最终实现目标,进入理想的音乐学院,继续深造。
参考文献
[1]蒙哲.如何提高农村普通高中音乐高考生视唱练耳能力[J].北方音乐,2017,37(12):152.
[2]邓光年.对艺考生视唱练耳教学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5(20):114-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