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兴趣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解析

兴趣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指导解析

作 者:戴建丽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定埠中心学校,安徽 宣城 242116)

 摘   要:藏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可见读书之重要性。朗读能发展人的语言,陶冶人的情感,提升人的语言体验,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实现朗读的价值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喜欢朗读、爱上朗读、主动朗读、有情感的朗读,如此方可真正实现朗读育人、朗读怡情的作用。下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解析兴趣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兴趣
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将会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有了朗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朗读产生主动需要。无论是对课内朗读的指导,还是对课外阅读的评价,无论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还是对课内朗读的互动研究等,我们都要让孩子们保持对朗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小学生思维发展不成熟,空洞的理论说教只会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形象具体的教学活动往往对他们更有吸引力。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走进课堂,真正融情于境,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内涵和情感。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创设情境:
1.挖掘教材魅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都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每备一节课,一边揣摩学生心理,一边认真研究教材,提炼课文的亮点、趣点,精心设计课堂的开场白——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一句动情启扉的话语,一个游戏,一则谜语,一首歌曲……实践证明:一个能紧扣课文、引人入胜的导课,常常能使学生对课文“一见钟情”,很快陶醉其中。
  2.巧用信息技术手段。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年代较远,如《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有的地域较远,如《威尼斯的小艇》、《七月的天山》、《海上日出》等等。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下载相关课件,拉近学生与作品、作者的距离,让学生在课件创设的情境中,去朗读、去感悟,以走进作品,走入作者心灵。
二、展开竞赛,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渴望表现自己,获得更多关注的目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地给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舞台,通过开展各种趣味性较强的朗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朗读欲望,从而赢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并获得无限的满足感。在进行朗读竞赛之前,笔者会对参加朗读竞赛的学生给予技术上的指导,以期学生能有更为精彩的表现。在朗读比赛中,学生能够互相激励,形成你追我赶的朗读氛围,从而带动全体学生激发出朗读的欲望。
例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现代诗”这个单元,在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部分可以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朗读篇目,并帮助配乐制作课件,以不同的朗诵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在班内形成浓郁的朗读氛围。比赛中,邀请其他班级的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评委团,并为优胜者设置了神秘奖品。学生对比赛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比赛准备中,以期能够在比赛中获得较好的名次,受到别人的掌声和瞩目。这样一来,使得全班形成了一股浓郁的朗读之风,大家你追我赶,比赛还没开始,大家已经提前进入了比赛的状态,并爆发出了空前的朗读热情。
三、多元评价,增强学生的朗读信心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对学生的朗读结果进行正确合理地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恰当的评价,朗读就变成了学生“一个人的独角戏”,这样会使学生对朗读的重视和喜爱渐渐弱化甚至消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对学生的朗读给予及时评价。不仅如此,还要积极地转变思想,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改成教师、学生之间、自我评价等组成的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体系,从而促使学生在他人的评价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朗读技巧,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并在他人的赞美中逐渐增强自己的朗读信心。
例如,在朗读完后,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量化评分,让学生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积极地改进自己的朗读方法,从而使得自己的朗读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并由此激发出强大的自信心,获得继续朗读的动力。比如从如下方面进行评分:①没有错别字,1分。②精神饱满,姿态大方,2分。③感情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朗读的内涵,3分。④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能够正确把握朗读的节奏,1分。⑤声情并茂,朗诵富有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3分。这样,对学生的朗读效果实行了量化评分,使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从而在以后的朗读学习中能够扬长避短。并且,通过学生之间进行互读互评。学生之间的评价是最公平公正的,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能够从别人那里汲取丰富的经验,并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进行改正和弥补,这样就能使自己的阅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笔者还会将学生的朗读进行录音,过后让学生通过收听自己的朗读录音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积极改正,以此迅速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
结束语
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内在的动力,它会促进人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创设朗读情境,采用多种形式去训练,就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果我们再加以引导、强化、巩固,学生的朗读水平就会越来越高,对课文的理解也就越来越透彻,课堂教学也就会精彩有趣。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策略研究[J].朱婧婧,邱志飞,汪文华.教育视界.2019(02)
[2]小学语文教师共读团体的构建与探究[J].童海英.课程教育研究.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