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付向云1 秦兰坪2 (1.重庆市丰都县实验中学校 408200 2.重庆市丰都县名山街道中学校 408200)

 摘   要: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只有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点燃学生学习积极性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者。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教师也开启了教学创新之门,开展了多样化教学模式,其中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成为了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下文笔者综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自主学习
前言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学科。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重点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认为微课是非常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微课以短小精悍著称,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既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应用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活动之中。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优化了课程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所以,研究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成为了我们教师的重要课题。
一、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在讲解“铝热反应”的相关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简短的实验视频,制作成微课,上课时放给学生看。当然,教师在视频中要对各个步骤进行解说,在实验现象产生时,教师还可以做出惊讶、害怕的表情,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学生看过视频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实验吗?实验中A、B、C、D分别代表哪几种物质?细沙上面的红色液珠为什么在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这时,教师便可顺势引入新知识,并且对“铝热反应”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教师在制作此类视频作为教学导入时,要注意视频内容的启发性和趣味性,作为导入的视频不可过于严肃,应当增添幽默的元素,采用多种拍摄风格,拍摄背景也尽量丰富些,这样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微课助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有一些实验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还有些实验需要改变实验条件进行多次试验。在化学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机会非常少,所以,对于这些实验,教师可以提前请几名学生做实验,并且把实验过程制作成微课。在实验中,学生可能达不到实验所需的效果,教师也可以将这些过程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进行分析。
例如在进行配制一定浓度的实验时,可以请四名学生进行实验,两名同学合作配置氢氧化钠溶液,另两名学生合作配置硫酸溶液。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六个步骤后完成实验,教师在录制实验过程时要进行实验步骤讲解,最后测定溶液浓度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将正确的实验步骤制作成微课,供学生学习。但是,学生在真正实验时可能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结果的偏差,例如:没有将烧杯内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转入容量瓶;没有将洗涤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没有轻轻震荡容量瓶,使容量瓶中的溶液充分混合;没有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等。我们也可以将这些错误的实验步骤剪辑在一起制作成微课,在误差分析时对照视频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制作此类实验探究型微课时,要注意课题的开放性,即实验过程或实验结果有多种影响因素。
二、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微课除了可用以课前导入,课堂授课之外,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可用于学生课后自主复习。比如针对课题上学生学习共性问题,我们可将其录制成微课,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或者假期反复观看微视频,实现自我突破,掌握重难点知识。针对课后练习题,我们同样可以提前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题型进行仔细讲解,并将讲解过程制作成微课,发至班级QQ群或微信群内,学生通过教师的微课可以顺利解决作业内的问题。在考前复习阶段,学生因抓不住重点难点而导致复习效率低,复习鲜有成效,教师可以将知识导图制作成微课,针对每一部分提出问题,例如知识导图中的一个分支为氨气,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实验为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进行提问:实验原理是什么?实验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什么?如何验证氨气已经收集满了?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在复习到这一阶段时,可以根据微课上的问题自主进行复习,通过阅读教材、翻看笔记等方法将知识导图补充完整。  
三、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注意事项
首先,制作微课的时候,需要实事求是,不能够一味地想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而颠倒事实,这样便是放弃了一个课程最基本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学生认为的难点、重点,进行微课制作。并且巧妙利用视频以及图片的直观表达,进行知识点的传送。
其次,微课制作应该保证质量,包括图片的选择、视频的选择,以及字体、字号、颜色等,保证学生能够看清楚微课的内容。知识点的穿插也应该到位,不能只是视频与图片,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小问题,引起学生的共同思考。
最后,不能舍本逐末,无论如何,课堂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学生的动态,为学生答疑解惑。控制时间也是重要的一点,合理设置微课的时间,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自我思考时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是信息时代给我们教师的“礼物”,同时也是我们教师的挑战。如何正确有效地利用微课教学将是我们化学教师持续探讨的话题。以上乃笔者应用微课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经验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够与广大化学教师共勉。
参考文献
[1]李似麒.从模型建构视角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5):110-111,114.
[2]何少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