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素养背景下基础教育 教学教育理念方式的实践探索
作 者:温 朦
(陕西省渭南市咸林中学,陕西 渭南 714100)
大
中
小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需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要求,对业务能力跟教学能力不断的学习,为了能够与时俱进,还需要在教育教学理念方式上不断更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基础教育;教育;教学
引言
教育是终身学习,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更成功的融于未来的社会。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教育理念方式的必要性
教师需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要求,对业务能力跟教学能力不断的学习,尤其对教育教学课标跟课程解读学习挖深,同时为了能够与时俱进,还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上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取长补短。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在2016年3月30日正式引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不仅对核心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还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把核心素养体系 改革的关键因素。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势在必行。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学教育理念方式的实践探索
(一)教材中立足生活挖掘典型案例
教育是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出发,根据学生的需要去点拔引导。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配合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跟接受能力,让学生更能理解老师所传达的意图,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能将教学过程案例化,从教材中挖掘典型案例,从学生最最贴近的生活出发,立足现实。在以后的案例学习中,需要更多的从学生生活事件出发,例如—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养成,在讲《文化生活》第三课:文化塑造人生。请学生提前准备课堂表演的一个你喜欢的文化节目,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德育为先,严格要求学生,充分发扬民主,
作为老师德育为先,就要首先做到对学生负责任,这就体现在能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学生,充分发扬民主,这就是与学生一起制定各种要求,针对同学的不同情况确定目标。目的要求明确了,就要认真实施,付诸行动,并定期检查,对实施结果正确评价,以便进一步提高,具体体现在对德育小日记的布置和检查。
我们高一年级的王少聪学生总是不按时完成德育小日记,我对他说:“你不是不会写德育小日记,而是不敢写,不愿写,词语积累太少,如果从这几方面入手,一定会攻下的。”他听了点点头,我又说:“现在教师给你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坚持每天记日记;二是多读书。”他开始的几天很好,可几天后,字迹潦草了,日记也是不得不应付了事,我就又找他谈心,他一脸愁容地说:“老师,这项任务太难做了,也不愿再写了。”我很认真地说:“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应该言必行,行必果,既然你已经下了决心 ,给自己确定了目标,怎么能半途而废呢?老师希望看到一个说到做到的男子汉。”他羞愧地低着头说:“老师,请相信我,我保证坚持做下去。”从那以后,他坚持了一学期,试想如果不是当初严格要求,也许到现在他也不会有进步。
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更需要综合能力和价值观的树立,因此在每一课的讲解,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最为重要,对思想跟行为的指导最为关键,具体到做法跟思想,思想要从德育小日记学生的记录为准,行为要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参考。
(三)教师挖掘学科素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做一个受欢迎的教师,知识点的讲解还不够完善,这一点需要更多的研读课标跟课标解读,不能只是让学生知道知识点,而是要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办,深刻理解知识背后的内涵。教师要依赖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用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
随着社会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给自己“充电”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同时,尊重学生,站到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展对话教学,能以问题贯穿课堂;善于引发学生兴趣,善于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等,让教师自身能感受到教育教学的乐趣。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时代的节拍。
结语
积极推进核心素养背景下基础教育理念方式的探究是一个长期有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综合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品格能力、创新实践合作参与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核心素养的要求将为我今后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不过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困难和挑战,教学教育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地勤勉务实,与时俱进,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
[2]褚宏启,张咏梅,田一.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小学管理,2015(9):27-31.
[3]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9):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