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体育学困生运动行为转化策略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初中体育学困生运动行为转化策略

作 者:杨 超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510507)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利用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个心理学思想。体育学困生是初中体育教学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导体育学困生体验积极情绪、培养积极认知、提升自我效能、构建积极人格,促使学困生尽快摆脱困难,不断获得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体育;学困生
为进一步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健康第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我们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助力体育教学。积极心理学注重对人的优秀品质和力量等进行研究,通过积极力量和积极行为的带动来克服自身的不足,并发掘人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力量,提高人的整体状态。[1]两者的有效结合能够丰富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助于体育学困生培养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初中体育学困生运动行为转化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
体育学困生是指那些由于受先天遗传的影响,或由于后天培养的缺陷,致使其身体条件、运动素质、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不如别人,在体育学习中展示跟不上进度,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
他们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或因后天的错误认知、不良习惯及环境影响,导致其身体条件较弱、运动素质、心理素质、团队交往能力较低,从而千方百计逃避体育活动、甚至假借身体不适逃避体育课。
如果任其发展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阻碍他们高中择校、并且在班级的体育教学中产生不良的风气。同时,随着体育中考难度的加大,这类学生还有可能呈增长的趋势。
在此阶段,教师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如果还能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在初中体育学困生运动行为转化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的策略
(一)创建丰富的运动情境,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体育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运动技能单一或人际沟通障碍,在体育课上无法参与到练习中去,被迫沦为了人们眼中的学困生。他们对运动任充满好感,渴望融入到团队活动中去。
作为体育教师,如果能及时关注到这类学生的学习问题,通过设计课堂内容、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创设宽松的运动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都能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中长跑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需克服极点现象,并付出较多的体能。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参与中长跑练习时焦虑情绪明显上升,部分学困生会提前准备各种借口逃避练习,甚至在练习前出现身体应激的不适反应。
为应对此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可提前做好学情分析,制定教学计划:在练习中融入体育游戏,从短跑教学入手,鼓励学生动起来;再通过在耐久跑练习中合理的运用音乐,缓解学生的畏惧心理,引导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合理分配体能,掌握耐久跑技巧;还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国际中长跑比赛视频、马拉松比赛视频和各类极限挑战视频,在讲解体育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耐久跑运动,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
(二)充分挖掘个体优势,提升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善于充当伯乐,及时挖掘学困生的运动特长,构建运动情境,顺势引导学困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还需抓住学困生体育学习中的种种闪光点充分给予肯定,并在学困生取得较大自我突破时给予适当的通报表扬和奖励,这样不仅能树立该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还能给其他学困生树立立榜样。
例如,对于肥胖的同学,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在班级的拔河比赛中发挥骨干力量;带领他们练习篮球投篮、乒乓球等易于掌握,且跑动较少的运动项目;还可引导他们观看《摔跤吧,爸爸》,引导他们向男演员阿米尔·汗学习,学习控制体重的方法,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三)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完善学困生的自我认知
    评价体系是体育课程的指南针。在过去的体育评价体系中,老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有着绝对的权利,但老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有限,测试内容单一,难以全面的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体育评价体系应该具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鼓励学生进步与发展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能力,构建学生积极的人生观的功能。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体育学习评价应该从单一的评价向多元的评价体系转变,评价的主体可由教师拓展至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同学互评等方式。评价的内容可从原有的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拓展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引导学困生发掘自身的进步空间、全面完善学困生的自我认识,构建积极健康的人格。
(四)构建和谐的团队氛围,巩固学困生的积极体验
利用积极心理学情景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将教材内容有目的的设计成有趣的团队游戏:
一来可以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困生与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增强学困生的集体荣誉感,巩固学困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二来可以通过个人在团队游戏中的参与,使得学困生克服胆怯的心理和人际交往障碍,鼓励学困生积极投入、学会与队友分享,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
最后,通过团队游戏,还可以引导学困生建立稳固的运动互助伙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运动氛围,为学困生的终生体育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陈光.北京市中考体育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