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推进高 校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作 者:姚 远 张 培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00)
大
中
小
摘 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命题。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委要着眼于高校党建工作全局和全过程,着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推进多部门形成合力,创新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推动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关键词:大党建;高校;质量提升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命题。习总书记强调“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党的十九大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的重大课题”。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委要着眼于高校党建工作全局和全过程,着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推进多部门形成合力,创新总体工作思路,全面推动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一、要着力抓好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
1.要明确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位置。高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对学校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党建工作“业务化”,成为个别部门的具体事务,高校党委责任呈现缺失状态。高校党委在学校党建工作中,需要做好统筹全局、协调各方职责,需要从全学校高度去谋划和沟通,真正按照学校具体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在全校铺开,真正落实到党支部和全体党员。
2.要明确党建工作的政治性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基层党建要把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作为首要任务,把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原则,把加强党的全面领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目标。所有党建工作都需要明确这个中心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创新党建工作,深入推动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落地。
3.要不断提高学校党建制度化水平。制度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有效保障。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要掌握好两个维度,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相关制度要求。这是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的基础。健全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可以使党建工作体系明确、思路清晰,使基层党建工作有据可依,有理可循。二是要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这是党建工作相关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延伸,是党建工作制度化的关键。推进党建工作的制度化,需要在建章立制的同时,通过多方面举措,让各项制度要求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成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特点和优势,这既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对各级党务工作者必然要求,需要我们常抓不懈。
二、统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1.要把握好党建工作的整体性原则。要明确党建工作“一盘棋”意识,做好党建工作的协调和推进,从高校整体工作角度,切实推动“大党建”工作的落实落地。大党建之“大”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围绕高校中心工作之大。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求,高校党委要发挥好整体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因此党建工作要融入学校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等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习总书记强调: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各级党务干部要明确这个意识,要敢于工作、善于工作,以有力措施切实推动党组织发挥好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围绕党建中心工作之大。通常我们落实党建工作,往往局限于党委办公室或党委组织部等个别部门,其他部门往往成为党建工作的旁观者。实际不然,党建工作不仅仅是基层党建工作,更不是高校党委的个别工作,它涵盖学校党委中心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党委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完善经常性沟通机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推动学校党建工作真正体现出整体性优势,发挥好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优势。
2.要把握好党建工作系统性原则。做好高校党建工作,需要把握好高校内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实增强党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促进,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系统性。这也是当前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迫切要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推进工作要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要雷厉风行、见底见效,面对难题要敢抓敢管、敢于担责。我们在推进党建工作中,要以此为戒,深刻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内在联系,加强沟通和协调,避免重复性工作的反复出现,整合相似性的工作,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系统性,真正实现为基层减负。
就此我们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要把握好各职能部门的内在联系,实现党建工作的整合。这要求高校党委书记要履行好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推动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统战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等各项工作之间的融合和促进,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定期沟通机制和分析研判机制,在落实上级重要决策部署和推动基层党组织落实工作任务上,要及时协调沟通,真正实现党建工作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二是要实现不同层级之间的党组织的联动。高校党委致力于推进“三级联动机制”的建设和推动,目的就是实现校院和基层党支部之间在工作上的相互协调和促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传导机制和工作状态,真正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在工作落实中的作用,做到不缺位、不失位。
三、着力提高党建工作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要明确一切工作到基层的原则。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高校党建工作从制定到执行,实施的一个关键要素在于是否贴合基层党组织工作实际,是否能够真正解决基层党组织的实际问题。在日常工作中,确实存在部分工作不切实际,工作布置时只提原则性要求,没有可操作性方案,使基层干部一头雾水,不知怎么开展。这种现象要不得, 习总书记曾说: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在工作开展之前,作为政策的制定者要真正俯下身子,做好充分调研。要敢于到基层去、善于到基层去,不要怕基层群众有意见,要真正了解基层是什么情况,基层同志在想什么,切实把这些情况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之中,这些才能保证党建工作这正能够一插到底,避免党建工作成为“空中楼阁”。
2.要建立健全基层意见反馈机制。高校党委要善于打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渠道,使上级的精神可以传到下面去,基层的意见也能够真正反馈到上级党组织之中。通过建立完善党务公开制度、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基层调研工作制度等制度,初步建立工作的联系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网站、微信平台等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层意见反馈提供必须要渠道。同时,还需要注意做好基层党务干部和全体党员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在真正了解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敢于反馈问题,善于反馈问题,形成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学校党建的良好局面,群策群力,为建设学校“大党建”格局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付高生.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6期
[2]卢先福.把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作为重大课题[N].人民日报,2019-01-03(09).
作者简介
姚远,1986年生,女,汉族,籍贯天津,硕士研究生学历,行政管理专业,政工师职称;
张培,1987年生,男,汉族,籍贯山东禹城,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史专业,政工师职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