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体育教学中健美操教学的开展策略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健美操教学的开展策略探析

作 者:陈勇男 董兴超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镇靖海完小,山东 荣成 264300)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LA170414)成果

 

摘   要:随着新型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持续发展,健美操运动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自身所具备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喜欢这一运动。在小学教学中,将健美操作为一种课程引入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专业教师的授课,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包括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以及课间活动等,对于小学生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美操;开展

前言

健美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对人们起到健身、健美和健心多方面的作用。故此,受到很多人们的喜爱和青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系统的学校教育中,也逐渐引进了健美操课程,以健身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中,以形体练习为主要内容,让孩子们在学习、做操中逐渐提升个人的体魄,进而全面提高孩子们的形体美、动作美以及姿态美和精神美。本文就围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如何开展健美操教学进行讨论,为各位体育教师和健美操教师提供一定借鉴。

一、强调贯穿于课堂各种形式

新课标的出台为健美操课程走进校园提供了滋养的土壤,很多校园已经增多了体育课程,体育教师每周可以单独抽出一节课来进行健美操课程的授课。在课堂上,教师会将健美操的一系列基本动作传授给学生,并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包括年纪、性别,以及跳操的目的和参与跳操的人数等,进行体操的编排。体育老师也应当明了,这样的课程设计实际上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体魄的强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对编排和课程的设计等进行恰当的分析与评价,对其特点和不足明了于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本校的传统特色和校园优势等,在发掘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开设校本课程。由此,才能设计出更加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共同推动、管理的优秀健美操课程。学生们可以伴随着欢乐的鼓点,将情绪与节奏融合,跳出快乐的舞蹈。

二、加强健美操基本知识讲授

健美操老师需要注意对健美操基本知识的讲授,只有将这些基本技术讲解清楚,才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动作的标准程度。由于小学生们的年龄较小,身体也还处于正在发育的状态,如果老师讲授了不标准的健美操动作,则十分不利于孩子们的身体的发育。对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加强自己对健美操基本知识的掌握,并为学生进行相应的讲解,进而才能给孩子们真正地参与运动、参与跳操打下良好而坚固的基础。

在小学体育的健美操课程中,基本技术包含很多,包括弹动技术、身体控制技术等。动作技术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孩子们在进行运动时,该项运动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在进行健美操之前,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关节屈伸练习。总之,在小学阶段的健美操课程中,要和科学紧密相关,进而才能打造健美操高效课堂。体育教师也要通过演示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技术,提高孩子们动作的标准性和规范性,这也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内容。

三、教师进行标准姿势的示范

如果想要全面提高小学阶段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效率,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都要亲自地为学生提供示范。在一般情况下,小学阶段的健美操课程都是比较简单的,其中的一些基本动作主要分布在下肢、上肢和躯干。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示范,比如:下肢动作中包含很多,有后踢腿跑、开合跳以及弓步跳、原地踏步等,以及这些动作的变形动作。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进行标准姿势的示范,认真为学生示范基本步法,讲解动作的要点。在完成下肢动作时,学生应该如何控制腿部肌肉,是要将腿绷直并摆动,而另一只脚做好支撑动作等;此外,还有上肢动作,包括手臂位置变化和手形的变化等,教师也要示范清楚如何进行前举和侧举,以及上举和胸前平屈等。当孩子们在进行这些动作而不够规范时,教师需要停下来及时地予以纠正,才能帮助孩子们将健美操动作完成地更加标准,也能帮助孩子们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塑造孩子们良好的体形。

四、全面增强小学生个体体能

小学阶段的健美操对孩子们的体能也有一定要求,有一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孩子们在进行健美操动作时会出现各种情况,譬如头晕眼花、四肢无力、驼背等。对此,为了全面提高健美操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也要针对学生体能的情况采取积极的措施,加深对学生们体能的锻炼。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们以芭蕾站姿来练习,提高小学生们腰部、背部以及腹部的肌肉力量。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纵跳和深蹲纵跳等动作提高孩子们的腿步力量,在完成动作任务时,教师可以采取分组形式,加强运动的趣味性。总之,教师要明白,健美操课程对学生的力量和体能是存在一定要求的,加强对孩子们的体能锻炼能够帮助学生在进行健美操练习时更有律动和力量。同时,教师还需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的情况,为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五、将课间操和健美操相融合

在小学生的课程中,大课间也算是一种学习活动,那么体育老师就可以将大课间和活动课相结合,使其成为健美操锻炼的时间。但是,它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让孩子们能够在大课间和活动课中都得以放松,学生可以放松心态,伴随着鼓点进行运动、做操。这种放松的状态下,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音乐鼓点的分析激发孩子们的情感,让孩子能够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情感化作动作。比如,教师可以在编排时加入孩子们自创的动作,让孩子们做得更有兴趣,性格也变得乐观向上,积极开朗。

结语

总而言之,健美操对于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课堂中引进健美操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更要引起学校和教师们的重视,对此,为了能够帮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认真备好课程,将健美操课程的作用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强健孩子们的体魄,教师们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完成教学反馈,及时补充和启发。

参考文献

[1]吴敏.新形势下小学体育健美操教学漫谈[J].中外交流,2017,(31):270.

[2]谢雪梅.新课标促进小学体育健美操的开展[J].中外交流,2018,(29):242-243.

[3]张道明.健美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初探[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5):251. 

[4]王泽锋.小学体育健美操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8,(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