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

作 者:王恒娇 (鄂尔多斯市体育职业中学,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中,包含很多项目,其中田径项目便是一项主要的课程内容。但是由于田径项目自身的一些特点,需要耐力、爆发力等,加上处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使得学生们并不喜欢这一运动项目。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广开思路,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以及田径运动的兴趣。其中,教师们可以尝试使用趣味田径教学法,提高学生们参与其中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法
前言
田径这一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而且能够起到比较良好的锻炼作用。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喜爱,德国的专家设计出趣味田径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能够结合青少年们的身体、心理、生理等特点来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包含田径项目的活动。其中采用的方式依然是比较简单的跑、走、跳等,也都是传统的田径项目中的一些运动方式,但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加强了体育课堂中田径项目的游戏体验。最终能够培养学生们对体育训练的喜爱,加强学生们的运动能力以及参与其中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一、将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于学生的热身训练中
在体育锻炼中,教师要明白训练的结果很重要,但热身训练也同样重要。在进行体育项目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让学生们的身体和筋骨得到舒展,避免由于强度太大的运动量造成身体部位的损伤,同时也能够对运动效果大大提升。在传统的热身训练中,主要包括跳操、慢跑等,但由于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常常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削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对此,教师如果想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就要在热身活动中增强趣味的内容,这时趣味田径的项目就可以融合进来,比如“贪吃蛇”、“拉网捕鱼”、“螺旋跑”等,还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比如“传球接力”、“投沙包”等;也可以采取其他的趣味田径项目使得学生们肢体得到活动,激发学习参与的兴趣,比如“人手一球”、“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的同时,也达到了让学生热身的作用。
二、结合学校现有的场地开展趣味化田径的教学
作为体育教师还要明白的一点是,趣味田径和其他的体育项目教学内容是不同的,其他项目的进行可能需要比较专业的设备或者场地,或对参与人员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趣味田径不同,尤其是对教学活动展开的场所要求都不是很高,只要能够让学生们在此进行田径运动就可以,基本上学校的操场都符合这一要求。也正是由于趣味田径在体育课堂中应用起来,有较强的灵活性,所以比较值得推荐普及,不论操场的大小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趣味活动。比如,在操场比较小的教学场所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接力跑,将学生简单进行分组就可以进行,还能让学生们比赛踢毽子、丢沙包等,通过这些游戏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在操场比较大的教学场所,教师可以设置接力跑的不同距离,变成200m、400m或者800m等的形式。也可以根据场地的不同开展其他形式的趣味田径活动,由此可以对教学的场所和设施充分地运用,此外,还能够及时地更替教学的方法,进而突出趣味田径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三、体现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体育基础教学的作用
总体来说,学校这个大环境下开展的体育课堂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而开展的田径运动也十分有利于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的强化和健康成长的促进。在此过程中,如果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限制,只选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去让学生们参与田径教学,而不关注基本教育知识的传授,实际上也会让学生们对体育知识缺乏了解和关注,而且增加了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的难度。
对此,教师应当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课堂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合适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做好田径运动前期的部分工作,也传授相关的田径训练基本知识。在采用趣味田径教学法的过程中,将田径基本知识同游戏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而调动起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在开心的训练中获得体育课程的基础知识。比如,教师在布置“跳远”活动的练习时,可以在活动中采用一些相关的游戏,比如“十级跨步跳”等,让学生体会那种滞留在空中的感觉。这也就使得学生们认为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堂增添了一些趣味性,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并让学生们掌握相关知识的效果。
四、把趣味化田径教学同学生参与的竞赛相结合
众所周知,体育和竞赛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初中生们正处于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受到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学生们对比赛的结果比较重视。结合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就可以采取趣味田径教学法同竞赛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们参与进来我们的体育活动,同时在活动中能够全力以赴。在推广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其作用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们在活动中交流和总结。在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得到激发,也就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升,进一步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们在竞赛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适应锻炼。比如,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带球跑项目竞赛,学生在了解了关于篮球的知识后,进入到游戏之中,完成篮球接力跑,也就是把篮球当作接力跑中的接力棒。学生们在活动的参与中胜负欲得到激发,也增强了他们参与其中的兴趣。本节课堂的教学就在趣味和挑战中完成,教学的效果大大提升。
结语
在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中,能够发现这一方法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且由于便于操作等对实施的场地要求比较低,同时具有普及性,适用于多种环境和活动,也有着较强的观赏性,符合初中阶段学生们身心发展的需要。总而言之,趣味田径教学法是一项可以采纳在体育课堂中的有效方法,作为中学体育教师,要及时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
参考文献
[1] 张俊玲.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趣味教学[J].人文之友,2019,(24):254.
[2]吴新基.初中体育田径趣味化教学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9,(30):21-22.
[3] 索南多.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J].商情,2019,(49):239.
[4] 刘迎超.趣味田径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