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寓教于乐,让初中生享受英语的学与用
作 者:邓 烨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中学,广西 贺州 542603)
大
中
小
摘 要:寓教于乐,已经成为基本的教学准则。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用寓教于乐思想,让初中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与应用英语知识,能够改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思路,提升教学质量。英语的学与用,需要氛围的支持,方法的引导与教师的放手。讲究寓教于乐,并努力寻找趣味性的方法和保持学习兴趣的手段,才能构建快乐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快乐;兴趣;情境;师生
前言
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仅要有效地教,还要让学生有效地用。在寓教于乐思想的引导下,关注教学活动的合理组织。夯实学生的基础,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才能彰显英语学科魅力。在一线教育工作中,不断探索,让英语课堂快乐起来,学生快乐起来,是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创新师生关系,促进寓教于乐
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项教育改革任务,需要全体教师参与其中。改变老旧的教学观念,更新个人学生观与教师观。在教学中与学生合作,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将学生看成独立的个体,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寓教于乐,从学生出发,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学会贴近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较大的逆反机率。走下讲台,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参与英语知识学与用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同样的体验,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拉近。摆脱控制学生的欲望,不再要求学生一定要做什么,或者期待自己说什么,学生做什么。便能把学生的需求放在心上,融入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去。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会让师生的心情愉悦起来,易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更能让学困生打破心理困惑,不再无理由紧张。在英语知识的传播中,教师对学生的友善是无处不在的。像在讲解“Can you play the guitar?”这一课时,教师要关注那些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给他们机会在课堂中表现自己,并投以肯定的眼神。这样的举动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英语课堂中的价值,将特长成就感转变成为英语学习兴趣。与学生建立起轻松的关系,能够让学生成为英语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与使用者。
二、创设课堂情境,感受学以致用
课堂情境的创设,方式多种。在寓教于乐方法的探究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兴趣,重视内容的形象再现,才能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有快乐的英语学习体验。
首先,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图片是最有简单的情境创设方式,也是让教学内容直观化的有效方法。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借助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习内容融入到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记忆英语学习内容。像在讲解“I’d like some noodles”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noodle, mutton, cabbage, potato”等食物类词汇。教师可以准备与这些食物相对应的闪卡。在课堂中,通过举闪卡的方式,让学生在看到画面的同时,听到英语词汇。利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让学生在情境中接受这些英语知识。同时,本课还要引导学生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the beef noodles”的句型。利用情境图片,让学生为点餐图片配上文字,不仅锻炼了英语思维,还有效应用了相关英语表达。
其次,利用自由演说创设情境。Free talk是让学生发挥个人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机会,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强调学与用,在输入后有效输出,并获得乐趣。需要教师打造开放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像在讲解“How was your school trip?”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以“My trip”为主题开展自由演说,分享一次自己之前旅行经历,或者分享一件旅行中记忆深刻的事情。每一次学生主动分享,都以挑战自己为基础。当自由表达熟练之后,每一次主动分享都会成为体验。在学生自由演说之后,鼓励学生与演说者自由交流,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让学生的英语学习与使用更加开放,成为生活聊天的一部分。
三、活用教材内容,培养英语能力
教材的更新换代一直以进行,但教学理论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变化更大。在利用手头教材组织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个人教学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为目标,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不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寓教于乐的现代化教育行为。部分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使用有抗拒心理。灵活使用教材,精心备课,给学生最对胃口的体验。
像在讲解“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课时,课本上提供的目标单词为“prepare, prepare for, exam, flu, available, another time, until, hang, hang out, catch”,目标句型为“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aturday afternoon? Sure, I’d love to. Can you go to the movies on Saturday? I’m sorry, I’m not available.”等。考虑课本中提供的目标内容与学生英语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真实需求,有效删减内容,并在传递方式上加以创新,才能寓教于乐。在科技工具如此丰富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去搜集相关资料。更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录制视频,以邀请他人参与派对为主题。让学生利用课本所学内容,并自主拓展。教师从学生的视频中了解学生的兴趣取向,在课堂分享视频之后,与学生探讨应用的正确性。除此之外,积极开拓电子书资源,让学生看到更加灵活的学习内容与丰富多彩的教材形式,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快乐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让课堂有活力,让学生有热情,有自由,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推进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融入课堂。寓教于乐,平衡师生关系,更新课堂情境,灵活使用教材,让英语知识自然进入头脑,自然输出,才能在寓教于乐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邱润佳.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寓教于乐”[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8,(12):130,132.
[2]刘铁红.寓教于乐——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数码设计(下),2018,(11):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