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内化的路径研究
作 者:连志勇
(厦门市青少年宫,福建 厦门 361003)
大
中
小
摘 要: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对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内化是数学教学应该重视的内容。本文围绕数学课堂上促进学生思维内化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概述了思维内化的含义,说明了思维训练和思维内化的意义,提出了如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实践路径,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训练;内化路径;数学课堂
一、 引言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最终为学生们进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数学思维的训练。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这一目标,从教学课堂设计到实施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引导和训练,帮助小学生能够加快数学思维内化,提高数学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 思维内化的概念
思维内化是通过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自身不断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思维经验,提高思维能力,最终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思维认知结构体系。思维内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数学理论和实际应用完全的融合起来,本质上,数学思维内化的过程就是形成学习者数学思维习惯的过程。随着学习者思维的经验的积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自然、全面而缜密。因此,思维内化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会有重要的作用。
三、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思维内化的重要性
小学生进入学校开始系统的学习数学,加快促进学生思维内化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基础。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来看,只有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离开了数学思维,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都无从谈起,更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思维内化是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的。
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内化的实践路径
(一)以生活实践素材来开展数学课堂活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内化
数学课堂上促进学生思维内化必须借助更加丰富的学习场景,有限的数学教材很难让学生对数学和生活有更紧密的联系,因此数学学习往往停留在题目中,停留在课堂上,而阻碍了数学思维融入自身,难以实现思维内化的目标。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鲜活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案例来进行讲解示例是帮助学生突破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之间的屏障,促进学生思维内化的有效路径。在一些数学问题的讲解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中的实际事物和实际场景紧密联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数学规律,促进学生思维内化。如,将数学运算的题目和日常购物结账的场景融合起来,让学生不会感到数学运算的枯燥,实现数学学习和生活场景的结合,拉近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距离,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来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养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使用数学的习惯,构建生活化的思维方式。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内化
小学是学生们系统开始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如何抓住这一关键阶段帮助学生们构建起良好的数学思维体系是教师教学工作应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内化的必要途径。这需要从日常的概念规律教授以及日常分析问题和解决分析的过程入手,引导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多种思想方法。小学生们对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比普通的语言文字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更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几何问题、方程问题等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数学图形,使题目的条件信息更加直观,学生们不仅解题更加顺利了,而且在头脑中也逐渐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随着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这一思想和方法逐渐内化为学生们的一种思维习惯,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调动这种思维习惯进行探索性解题,这是促进学生思维内化的一种典型体现。另外,由于数学思维不是单一思维,因此在促进学生思维内化的过程中,采用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内化的有效方式。通过一道题目训练学生的多种思维,便于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思维体系。
(三)加强验证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应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内化
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具备正向思维的能力,还要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这才能形成完善的思维路径。从人类诞生以来,大多数数学规律都是从假设开始的,在数学学习中这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问题解决路径。比如常见的极端假设法正是采用了先假设后验证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顺利解题。如多与少的问题、购物单价问题、工程问题、百分比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先假设一种极端情况,然后进行求解,最后根据得到的结果对题目给出的条件和信息进行验证。而逆向思维是一种习惯性思维,是数学思维内化中不容忽视的一种思维。从已有的思路反方向进行问题思考,往往能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对于学生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正向思维看不到方向时可以考虑逆向思维,直接解决不行的时候可以考虑间接解决,考虑到情况的可能性以及不可能性,这些验证思维和逆向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应用对于突破思维定势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全面的思维体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内化十分有益。
五、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以及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精力更多地倾向于学生思维的内化方面,而不是停留在学生知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方面,这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和路径。只有充分重视并探索更多的促进学生思维内化的方式方法,才能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更全面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维体系,具备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张新民,《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2019
[2]思维素养是最重要的数学素养,白延刚,《湖北教育》,2019(4)
[3]例谈数学课堂中对思维的有效训练,周明香,《教师》,20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