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微课导学”在高中物理实验课中的运用
作 者:任于鹏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安徽 淮北 2351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化建设也越发完善成熟,个人终端逐渐普及,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其中,微课便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在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堂中,教师便多采用微课来进行实验的演示等。总之,微课在物理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课导学;高中物理;实验
前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高中教育阶段逐渐普及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导学案和微课等手段被运用在各门科目之中。尤其是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教师会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情况,设计出相应的导学案。辅之以微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物理学习课堂,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最大程度地展现了高中物理课堂的教育功能。本文就围绕高中物理教师如何将导学案和微课巧妙结合在自己的实验课堂中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各位教师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一、选择科学的材料,制作合理的微课导学案
微课的表现形式主要就是视频的演绎,其特点便是能够较快时间内说明事理,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教师而言,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那么,就需要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之前,先选取好合适的内容和材料。而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就是教师们需要深度思考的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手段,将微课教学同导学案引入,选择适当的、合理的材料,加深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内容为“向心力”的章节前,就采取了微课加导学案的形式。教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向心力”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先对教材中相关内容的阐述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教学的大纲规范出教学的目标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些都在物理教研组中统一地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同年级的老师结合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收集各位老师建议的基础上,设计出“向心力的来源”这一课题。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引导孩子们对物体受力的情况进行分析。将微课的模式加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教研组设计的课题后,演示小车实验,把物体的受力分析作为课程的重难点来讲授,使学生接受该知识的能力有所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得到较大程度提高。
二、充分利用导学案,全面提高物理课堂效果
预习是每一个阶段中都很重要、有效的学习活动,当学生能够做好预习,便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中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而教师让学生学会预习,也是对他们自主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激发。在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先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导学案,并让学生在课堂前完成。导学案的设计要以本节课的内容为框架,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通过问题发现问题,并最终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同时,鉴于物理的实验课堂中,教师也常常采用微课模式,其课件包括知识点类型、实验型等,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对微课进行甄别挑选。比如,在进行“重力、摩擦力”等内容的导学案设计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演绎,并加以证明、总结,进而全面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关注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微课的兴趣
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便足以看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物理课堂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才能使学生们全面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也正是通过学生的全面参与,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课堂中要掌握的知识。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关注班级内的所有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物理基础和实际情况,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们理解其中的难点和重点。
依然以“向心力”为例,教师在采用微课手段同导学案相结合的方式时,要先对班级内学生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比如,教师就可以引入“分析力”的问题,通过设计几个不同角度、层次的问题,启发到不同物理水平的学生,激发他们掌握相关知识。
四、建立并健全科学的、完善的微课评价体系
在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堂中,将导学案同微课有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难度是比较高的,无论是对任课的教师,还是高中生们,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建立并健全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就十分重要,老师和学生并不能因为难度大就有所退缩或者规避。教师更要认识到微课引进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实施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进而使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这也督促学生能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导学案,并尝试在微课中解决其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完“向心力”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对微课的视频进行回顾,尤其是其中的重难点,让学生观摩、讨论,进而对学生掌握的情况有较为准确的了解和评价。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了解当下学生的心理,尽量发掘出物理课堂的有趣之处,并让学生们能够接受物理、爱上物理。在此,教师就可以将比较有效果的导学案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兴趣的微课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学生进入到物理课堂的学习中。这是真正地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也体现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趣味化气氛的营造,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被调动起来,增强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文平.浅析微课与导学案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8,(37):167.
[2] 张喜凡.基于微课与导学案结合的高中物理实践教学分析[J].魅力中国,2015,(22):115.
[3]王洪亚.导学案与微课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23):176-177.
[4]陈贵丽.导学案与微课融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分析[J].考试周刊,2019,(27):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