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作 者:赵振全
(永州陶铸中学,湖南 永州 426100)
大
中
小
摘 要: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前者能够提高学生思维活跃程度,使其投身到课程探索中,有利于提高其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水平,便于学生掌握复杂难懂的数学规律,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基于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使其能够拥有清晰的思路,化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前言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为了顺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需要进行课程调整,摆正自身位置,不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想要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要地位,就要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另外,教师要合理组建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保证学生的潜力能够充分被释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其探索积极性,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其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一、巧用学案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教师在实际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想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就应当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使学生明确怎样自主学习,为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案法,通过使用教学学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流程更加规范。
教师的学案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学生常用的解题方式,结合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特点,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案。同时教师所制定的学案应当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诸多内容,在学案中揭示知识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摸清学习顺序,从而使其掌握梯度问题,当学生一一解决上述问题后,便能达成自主学习目标。因此,学案只是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式的媒介,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方法,当学生训练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脱离学案的指导进行独立的自主学习。然而,在最初始的阶段,教师还是需要用学案导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能够使其快速成长。
例如,教师进行“曲线和方程”课程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制定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案中应当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内容,学案中不仅要体现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还应包含新课的学习方法,学案的后面还应附上例题和讲解,通过学生思考和探究,掌握自主学习的重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在掌握“曲线和方程”相关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巧用实践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教师在实际进行课程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由于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其抽象思维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于许多问题的解决都能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因此,教师进行重要知识讲解时,如果仅注重理论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受到影响,并且这种教学模式缺少直观性,学生无法快速获取信息。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后续的课程教学时应当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尽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加入直观的动手操作教学形式,使其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不断提高其数学成绩。
例如,教师进行“直线与平面所形成的角和二面角”课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以及画法,教师不仅需要对定义以及判定的内容进行讲解,还应当让学生彻底理解二面角,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等,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或纸片交叉的方式得出角和二面角。通过自己动手,学生能够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加深学习印象,帮助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掌握定义和内涵,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巧用错题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错误的出现表示学生并没有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及时进行错误分析,将问题记录下来并不断巩固,避免错误的再次出现。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编辑错题集,对错题进行记录,引导学生定期查看错题集,学生分析错题不仅能够对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应当引导学生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做到及时回顾,不断在错题中吸取经验,找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缺陷。高中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对数学世界有较强的探索能力,如果学生只是一味的探索,并没有对探索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所取得的成就也会相当有限,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总结错题,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技巧。
例如,教师进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课程教学时,为了使其能够掌握数据分析的内涵,使其学会使用样本进行分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及时对错题进行记录,当学生分析错题时,能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漏洞,后续进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试题分析时,学生便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等概念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能激活学生思维,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为其提供宽松而又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淑贞.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3):103.
[2]曹洪章.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24.
[3]赵象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3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