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 者:周 训 (贵州省纳雍县张维中学 553313)

[摘  要] 21世纪,教育技术已经进入教学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九年级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IP资源,通过创设意境、渲染气氛,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信息等,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 IP资源    媒体手段    激活思维     模拟实验   共鸣

众所皆知,当今社会是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特别是进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各个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借助于信息技术,人们可以更多、更快、更准确地接受、反馈信息。而如今的课堂并不是以往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擦”所能满足的。
自从2002年国家远程教育在我县实施以来,现代远程教育以形、光、声、色等手段,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引起保守派的恐慌,经过几年推广和磨合,他们慢慢地接受现实。她庞大的信息库,不断更新的资源,成为我们今天新的“知识来源”。因此,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已成为我们今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辅助工具。
我深深体会到化学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学生学得主动、快乐,教起来得心应手。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化学课堂焕发出了无限生机。现就运用IP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以下几点:
一、运用IP资源,引起学生共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共鸣。就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有了远程教育设备,电视机、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走进了课堂,这种教学氛围即可轻松营造。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时,上课开始先播放一段哥本哈根会议精神及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使学生对它们又有了新的认识。有自己想试一试的冲动,给新授知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里氛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再不会感到单调、枯燥,为激发学生要学、乐学、勤学提供了条件。我们IP资源中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声音、视频或图片剪辑而成,通过二次开发,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有如亲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共鸣。
例如,利用动画可将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即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展示出来,计算机能使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一般化学反应都进行得较快,无法控制,学生难以看清,难以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动画软件,可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随教学过程同步控制。信息技术信息量大而快,增大了知识的密度,加快了教学的速度,提高了课堂效益。
二、运用IP资源,激活思维空间
传统的化学教学以单一的知识传授为主,辅以卡片、黑板、挂图等,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感到单调、枯燥,而IP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感性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在讲授“铁的冶炼”时,我利用接收的IP资源中本课题的媒体资源将冶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变化过程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学生能清楚地看到炉内反应的情况。又如讲化学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时,对于很多学生知道又不能亲临现场观看的环境污染现象,展示IP源库中的媒体素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环境污染现象的图片、音像等资料,声形并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对环境污染现象有了真切的感受,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观看图片,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固有的思维空间,更好的理解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也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的知识点抽象性很强,靠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师讲解费力而且学生不易接受。如果运用多媒体将微观抽象的内容以及某些实验利用图像、动画进行模拟,不仅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想像空间,这样,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节,物质的微观结构看不见也摸不着,化学实验学生所看到的是反应的宏观过程和结果,但对其反应原理难以理解。通过模拟动画,则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和原理。在讲授原子核结构时,我们可以采用Authorware中的动画,向学生展示原子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等情况,这样可轻松的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使其求知的欲望高涨。又如,在讲授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时,利用Authorware中动画呈现金刚石的网状结构和石墨层状结构。学生由结构中就会看出金刚石坚硬石墨较软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时,上课开始先播放一段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使学生对它们又有了新的认识,渴望知道它们是如何制取的,还有哪些性质,有自己想试一试的冲动,给新授知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里氛围。 
四、运用媒体手段,进行模拟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但九年级化学中有些实验的危险性较大,还有的实验无法实际操作。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如模拟错误实验造成的后果:给装有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制取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会出现水倒流回试管使之炸裂的情况;浓硫酸稀释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产生的危害;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不检验氢气纯度,就直接用于还原氧化铜,发生爆炸等。通过Authorware中动画模拟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总之,IP资源的运用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它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是因为介入了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才能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真正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IP资源,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促进学生思考,改善学习方式,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若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能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使之更有效的运用,一定能激活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孙杰远主编《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2]王勇著《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3]马文华著《化学教学之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