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语文教学与扩展阅读的融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与扩展阅读的融合策略

作 者:陈会斌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中学,陕西 宝鸡 722302)

 摘   要:学好语文学科是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为此在语文教材阅读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有重要作用,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帮助学生开展有效课外阅读。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与扩展阅读融合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扩展阅读
前言
扩展阅读是指现有的教材课文进行拓展,在原有文章基础上拓展相应的作品,扩展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初中阶段语文课堂上增加扩展阅读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阅读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适当添加相关内容,实现扩展阅读的融合,下面将对从下面几点内容进行分析。
一、组建阅读兴趣小组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将一些喜欢阅读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建立成一个兴趣小组,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来去,并且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以此方式增加学生阅读期间的快乐,进而使跟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到阅读小组中来。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盛行的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技术与学生之间相互分享阅读感悟,如教师可以利用社交软件组件QQ群、微信群等,利用科学成果在同一时间进行同一件事以此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制定一些阅读内容,比如需要提高习作技巧的同学,教师可以引导还同学阅读一些散文集,如余秋雨的作品,对于一些情感丰富的同学教师指引阅读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小时代》并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情感问题,这样教师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课外扩展阅读,同时可以增加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二、围绕传统文化传承对初中语文进行扩展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千年的历史,这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一个璀璨的明珠,是中华人民传承的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西方国家的节日在我国普遍传开,这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具有严重的影响,传统文化经过悠久历史的洗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留下更多精华内容,同时传承传统文化也是符合我国发展,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对此加以扩展和渗透,积极汲取祖先们留下来智慧的结晶,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带有文化气息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学作为基础依据,适当增加传统文化教学素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初中教材引入很多李白、杜甫的诗歌,古诗词运用简单精练的语言将作者丰富情感表达出来,成为古往今来的经典著作。教师可以针对李、杜二人的诗歌意境和内涵进行扩展,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学生可以通过赏析、解释以及其他方式感受古诗含义,并且能够在此得到更多的文化素养[1]。
三、扩展作家以及作品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适当的时机,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家以及其合适的作品,在学生对某一位作者或者某一件作品兴趣正浓时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这种机会相对比较多,为了提高阅读效果教师可以适当对人物、作品情节、作者简介进行描述,并理由悬念引导学生将这种兴趣转换成对作品的喜爱,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去阅读。例如,在学习《最后一次讲演》一课时,这是闻一多先生的作品,教师可以在课文精彩的部分插入闻一多先生的其他精彩作品,比如《死水》《红烛》等作品,尤其是臧克家所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此部作品,通过这部作品就可以对闻一多先生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样的扩展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同时也应当建设一个兴趣平台,将更多地作品在此平台发布,以便满足更多学生的阅读需求,并且此平台能够帮助学生阅读更多精彩正版的作品。目前很多平台都有电子书籍,在选择这些平台时应当注意平台的安全性[2]。
四、以点带面扩展阅读内容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只是围绕教材课文进行教学,教材中的课文多数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内容,对课文背后的历史、文化并不能够全部展示,很多精彩部分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复仔细推敲、品位,为此需要教师根据节选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促使学生能够对整篇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教师应当充分用这样的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开拓学生眼界。例如,在学习《在烈火和暴雨下》内容时,通过作者描述的意境可以有效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学生也会结合现代的生活条件产生疑问,为什么这样的环境下祥子还要出去拉车,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点文章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为此需要教师安排学生阅读《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其他章节,并从中寻求自己想要的答案;原著中的祥子不仅失去父母,还失去了田地,但是他对生活的确实充满希望,在艰难地生活条件以及黑暗社会背景下,祥子看不到希望,这也使祥子的性格发生了转变,学生通过阅读整部作品,不仅可以理解祥子内心的变化,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受到祥子倔强不屈的性格以及对祥子所处的状况感到同情,激发学生怜悯之心,从而指引学生珍惜自身现在的生活,体验生活的美好。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开展扩展阅读起到重要作用,以教材大纲最为扩展阅读的基础依据,语文教师应当对课文本身内容进行合理扩展,以此补充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甚至是课文背后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性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丽娜.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7.
[2]刘媛,杨琳.初中语文教学与扩展阅读的融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00(002):P.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