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媒体视域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

新媒体视域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

作 者:林健林 (浙江财经大学 310018)

 基金来源: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2015344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高等院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应与时俱进,整合资源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并完善配套的组织领导体系。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深和重视新媒体,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展工作,对于提升辅导员日常工作成效,自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浙江财经大学辅导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分析面临的挑战,提出有效措施开展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学习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推动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关键所在。高校辅导员应充分了解和利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工作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实际生活融合,选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开展工作,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一、高校建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
当前学术界关于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尚未作出明确统一的界定,部分观点认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辅导员不断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且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不足,创新工作方法,真正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1]。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习型辅导员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浙江财经大学从2007年开始实施"五位一体"学习型公寓建设,并为此创建了"家园网",同时学校学生处、团委等机构在微信公众账号开通了订阅服务号,此次疫情期间还开通了抖音服务号,打造了良好的校园网络互动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但是,很多校园网络平台的背后运作人员均为在校学生,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却因忙于日常事务,无法全身心的参与到这个"网络阵地"的争夺战中,原有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由于自身能力的缺乏,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推动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互联网烙印鲜明,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烈,因此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深刻。从新媒体的普及情况来看,为高校学生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社交网络依赖程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专业学习;二是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影响学校主流宣传公信力;三是学生理想信念淡薄,很容易受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诱导。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拓宽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 
三、新媒体环境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青年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加多样,更加倾向于利用新媒体来记录生活、获取知识,展露自我的思想状态,也正是这一特点,为辅导员和学生沟通交流带来了便捷途径。基于此,学校应该加强培训,加深辅导员对新媒体环境认知,与时俱进,明确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实际生活整合,有助于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3]。
(二)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从整体角度上梳理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创新应用层级式的管理模式;设立专门的学习小组,依据学习计划扁平化管理,无形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辅导员不断学习和提升。内容方面,综合考量不同学科结构、年龄层次和专业背景下辅导员学习需求,定期组织网上研讨、主题发言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也可以在易班和班级群中进行交流讨论,提升新媒体学习吸引力[4]。推动新媒体时代下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学校需要引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可以缓解辅导员工作强度,繁忙事务中解脱,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我学习和提升中。学校可以通过易班和学生工作系统,为学生提供考试成绩查询、奖勤助贷评选和日常学生事务办理等,提升学生工作信息化水平。
(三)培养辅导员的媒介素养
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要求辅导员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潜移默化中形成职业亲和力。媒介素养强调在面对良莠不齐的媒介信息中,具备选择能力、质疑能力、创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所以,学校应做好把握好入口关,明确媒介素养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养,有意愿持续加强自我媒介素养学习。结合新媒体时代特性建立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培训规划,将媒介素养纳入其范畴,培养更多学习型辅导员。
(四)优化新媒体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
学校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合作的辅导员组织领导体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展开。同时,学校要建立完善的队伍保障机制,制定专业化和职业化措施,保证辅导员的培训与考核落实到位,给予合理的薪酬待遇。整合资源,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定期更新完善新媒体软硬件,开发新媒体培训课程,定期组织活动。通过此种方式,提供丰富的专业人才,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推动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势,整合资源的同时,吸引和鼓励辅导员自我提升,实现工作和学习有机整合,形成一种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学习能力的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姚继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4):16,18. 
[2]李辉.从"24号令"到"43号令":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进展与导向[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05):25-30. 
[3]王亚军,李会.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12):82-83. 
[4]刘杏,陈镜天.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研究与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23(05):221. 
作者简介
林健林,男(汉族),浙江乐清人,硕士,讲师,浙江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