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述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
作 者:谢 凯
(廉江市横山镇南圩小学,广东 廉江 524443)
大
中
小
摘 要:学校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德育教学,塑造小学生人格品质的主要场地。在小学校园中开展德育教学旨在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促进小学校园德育化管理。而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着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是小学德育教学管理不可多得的教学载体,因此充分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学成为我国现今小学德育教学管理的新趋势。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实践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也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有效的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小学德育教育可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中华传统美德可以给学生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教育。我们通过对小学德育管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实现小学德育教学的目标,提高小学生德育素养。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青少年作为我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们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他们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保存下来的优秀思想与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有效的应用于小学德育管理中,不但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也可以使学生能够将古今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将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应用,也是对传统文化有效继承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小学德育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当前的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着德育与智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小学德育管理者未能充分认识到小学德育管理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价值。认为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只是为了协调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所开展的一门学科,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忽视了对小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影响。第二,当前的小学德育管理存在德育教学内容过于片面化的问题。一方面,学校作为小学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未能意识到小学德育教育在学生一身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导致小学生的积极性较低;另一方面,当前的小学生越来越难教,且部分家长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将德育教育全推给学校,不能够积极配合学校,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效率。第三,当前的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着德育教育环境较差的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生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对小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影响了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学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首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在思想品德教材中较为分散,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善于分析和挖掘教材中有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积极阅读相关典籍,深入钻研我国传统文化,将其与德育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传统文化。
其次,相关德育管理工作者应当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成语故事、名言警句以及诗词等内容来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激发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教学效果。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或历史典故,积淀了祖先们的智慧,许多名言警句中蕴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诗词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其中所蕴含的忧国忧民、追求向上和乐观豁达的哲理与德育管理工作所倡导的思想一脉相承。
最后,相关德育管理工作者应当注意举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举办我国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充分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和剪纸等民间文化、组织学习《弟子规》等中国古训以及开展讨论会、辩论会等。激发小学生的思维碰撞,将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水准。
(二)营造德育教育氛围,加强教育实践
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施。通过营造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深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接受。学校可以在校内环境和班级布置上,加强对这种传统文化的宣传。例如,学校可以在走廊上悬挂中国历史上德高望重的人物肖像,并在旁边写上人物的生平以及其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想。学生通过这种耳濡目染的学习,能够加深其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学校和老师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进行文艺演出等,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在母亲节和父亲节,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放学后为家长亲手做一顿饭。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的尊敬父母、理解父母。不但丰富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目标更好的实现。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在现代的教学当中,随着我国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多媒体教学在现在已经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主流。无论是在哪个教学阶段,也无论是在哪里的学校,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代化教学的常态,而且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也是十分突出的。在小学阶段,教师采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极大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在小学德育教学当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对教师所要在课堂上面所教授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小学德育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为学生们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从而增强小学生的直观印象。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上面单调的文字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从而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
(四)德育教师的言传身教
小学生在接受小学教育之时尚处于心智发展不完全的发展阶段,教师是其接触较多的角色,常常能够在小学生中起到教学导师和生活导师的作用,能够多小学生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期间发挥言传身教作用,注意自身修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标尺进行自身行为的衡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到生活实践当中。小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长辈就是自己的教师,与之产生的互动也是最多的,因此小学教师的行为举止和言谈吐词常常能够在小学生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德育教师还可以引用古代孝敬父母的典故,来进行教育教学,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质,让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受到启迪。此外,德育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到德育课堂上进行课堂展示,与学生一同参与德育课堂,既能够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又能够拉近学生、家长与德育教师之间的距离,而且从言传到身教,双向并举发力,往往会形成德育教学的合力,达到小学德育的管理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一直以来,我国十分注重对国民的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不可否认,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过程之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小学教学阶段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如果能够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管理相结合,不断地引导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引导,那么就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之中获得更多的提升机会。
参考文献
[1]罗美莉,胡晓.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15,(03).
[2]陈静.小学德育管理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J].文教资料,2019(06):138-139.
[3]许艳玲.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7,(05):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