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作 者:王方悦
(化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化州 5251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是中职学校一个很重要的专业。这个专业的教学形式直接影响到会计人才的培养,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注重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实操能力不断增强,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中越来越高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引言
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现在中职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重要工作。会计专业是培养我国会计人才、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学科,对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会计工作开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快速适应会计岗位要求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就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因此,现代会计教学必须认识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开展以应用能力为基础的会计教学。
一、当前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今我国会计教育的主流思想,但是在实际的会计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学生会计应用能力的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教师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进行研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下面就分析当前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深入解决问题。
(一)教学以理论为主
在当下我国许多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进行会计教学的时候往往还是注重理论教学,而缺乏实操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而学生处于课堂被动位置去接受知识,跟不上当前新课改中要求的:课堂教学要从以老师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不符合教学中老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的新理念。
并且,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能形成比较强的记忆能力,知晓会计基础知识,然而却无法形成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这样的会计人员显然有点难在当下的企业中生存发展下去的。此外,这种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缺乏吸引力,学生无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长期以往这种教学方式必将让学生失去学习会计的兴趣,他们的会计职业能力自然就无法得到加强。
(二)缺乏有效的教学引导
缺乏有效的教学引导是导致当前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培养现状堪忧的原因之一。在当下的中职会计教育课堂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眉飞色舞的讲述,学生却在座位上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性引导,往往对一个问题只讲述结果,而忽视对整个问题的引导分析,学生的思维无法被调动,在课堂上难以与老师进行思维碰撞。其次,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不足,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照本宣科,没有贴近其实际的企业工作和要求,其教学无法形成趣味性,无法融入自己的见解,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最后,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并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这让学生无法将所学习的会计知识进行消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实操经验,从而导致他们会计职业能力大幅度下降。
二、培养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方法
会计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会计应用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应当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会计实操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的培养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一)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和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积极的关键,也是学生能进一步深刻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会计理论比较繁琐,对于从未接触过实际会计工作的学生来说,会计课程的学习会比较枯燥和吃力,这就导致学生容易厌倦书本上的理论,按部就班,思想容易受到束缚而缺少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兴趣。所以,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兴趣,让他们多多参与到会计的实操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会计教学中,会计平衡等式是会计学习的核心,如果弄不懂"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就无法进入会计学习的大门。但大多数学生初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总觉得特别抽象,无法理解"为什么企业的资产总额要等于负债额加上所有者权益总额"。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思维以启发性的引导,用比较形象生动的比喻或事例来分析,而这就是培养学生积极性思维和兴趣的重要一环。
与此同时,对中职会计教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中职会计教学老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经验。因为只有当教师具备广博的经济和会计知识、精深的会计实操能力和敏锐的"嗅觉"后,才能保证会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学生能在一个充满挑战同时又充满知识的学识环境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
(二)以实例教学法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
现代教育理念指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独立于教学工作的个体,而是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针对中职会计教学的目标及其专业特点,会计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应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为基础,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在会计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通过教学过程中针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开展,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
其次,在学生基础会计理论掌握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以实例教学法巩固理论教学,又以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一过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实例的选择以及把握教学节奏,以教学材料收集、案例的选择、现代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为基础开展会计实例教学工作,以此提高实例教学中案例的时效性、适应性与科学性,以此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消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注重实习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注重学生在校期间各项教学工作的把控以后,还要注重学生实习过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因为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真正接触到现代市场经济会计专业相关工作的实际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检验自身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通过对实习过程的总结与归纳,学生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返校后进行总结,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专项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另外,通过实习实践中,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以及实际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与总结,还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能通过这一过程,了解现代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综合技能的需求,了解实际会计操作要点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在提高。因此,中职会计教师在进行会计教学的时候应当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另外,教学相关部门和教师要完善课程设置工作,要完善教学引导工作,要注重应用教学,从而让中职的会计教学质量得到全方位加强,进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亚文.中专院校会计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3.
[2]何媛媛.中专院校会计教学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12.
[3]徐谊.也论会计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民营科技,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