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析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
作 者:雷鹏宇
(陕西省府谷县府谷中学,陕西 府谷 719499)
大
中
小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某一学科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一词想必广大教学者早已不再陌生,探讨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早已是我们每一位教学者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高中物理为例,探讨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改后对高中物理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和标准。高中生在不断向着成熟方向发展,已有了自我意识,重点表现在可以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再只墨守成规地遵从教师教授的学习方法。因此物理课堂应引导学生自学、关注学生长远发展。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解读
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特点来看,核心素养也指学生学习这一学科所需要和应该养成的关键能力。具体而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如下方面内容:
一是物理观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的视角来观察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以及现象。在高中阶段,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过程中应当具有物理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且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
二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索要求学生能发现一些物理相关的问题,并且提出假设,进行猜想。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最后的解决方案对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发现物理规律,这样能够使学生树立实验探究意识,有效提高物理的学习能力
三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主要是指以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在"科学思维"中,要对问题提出质疑,敢于推理,然后进行模型的构建,最后进行论证。所以在学习时,学生要学会以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加强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大胆质疑问题,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四是科学态度与责任。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必须对科学本质进行深刻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形成对物理学科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要理解科学、接受普遍的道德规律,热爱科学。
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知,疑问是思考的源泉,而思考是学习的前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重要的作用。
以《时间和位移》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一段对话,甲:下午第一节什么时间上课?乙:下午2:00甲:一节课多长时间?乙:一节课45分钟。并根据这段对话向学生提问:"请问对话中两个时间的含义相同吗?"通过这样方式,使学生理解时间是某个时刻,具有不可逆性,位移是某个时间段,具有可逆性,这样对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组织实验探究,培养实践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一步一步的进行物理探索,得出物理规律,掌握物理学习技能,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给予学生更丰富的课堂体验和感受,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静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做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本人带领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静摩擦力的实验,即:把一个毛刷放在桌面上,用力拉毛刷的把手,使毛刷上部稍稍移动一些,刷毛的下部由于受到桌面的摩擦仍呈静止状态,使得刷毛发生了弯曲。这表明刷毛和桌面之间又摩擦力的作用。之后,为了使学生理解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本人要求学生将一张纸条压在自己的水杯下面,然后缓缓抽出水杯下的纸条时手持续用力,这时学生可以发现水杯会跟随着纸条移动一段距离。这样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理解物理概念,既是提升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合生活实际,注重科学探究
物理与生活紧密相关,在生活中有很多自然现象都需要通过物理知识来解答,如果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现象,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掌握物理知识的应用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责任感,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有积极地意义。
比如,在教学《弹力》这一知识时,本人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列举了很多有关弹力使用的案例,比如:体操运动员跳鞍马时借助的踏跳板;撑杆跳运动员借助的杆;跳水运动员借助的跳板;射箭时弯曲的弓弦等等,借此引发学生思考:"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本人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以下探究:①阅读教材,了解形变的概念和种类;②了解弹力是一种怎样的力;③学会判别弹力的方向。然后,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弹力知识后,本人组织学生利用压缩弹簧、海绵和竹片进行了一个小实验,以此探究形变和弹力产生的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展开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理知识点涵盖了物理学科的多方面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必须要仔细研读教材,研究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训练学生物理思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注重启发学生科学探究。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考物理试题情境创设[J].李华君,黄沛华.物理教师.2017(05)
[2]情境化试题的设计、开发与编制规范[J].巫阳朔.教学与管理.201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