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好玩有趣课堂教学的研究探讨

小学数学好玩有趣课堂教学的研究探讨

作 者:胡雪梅 (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中心小学校,重庆 涪陵 408118)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开始了,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核心素养"的应用和培养,以此来代替"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小学数学也需要进行课程的改革,本篇文章以打造"好玩有趣"的课程为目标,围绕"核心素养"来谈论小学数学的活动化课程的设计。致力于形成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好玩有趣"的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小学阶段课程的改革,提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小学数学教长的教学能力,进而,促进学习者的成长。

关键词:好玩有趣;数学;小学;活动;课堂教学
小学学习者的数学数感方面的培养是一个庞大而相互连接的系统,我们首先应明确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哪几个方面。新版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都均需要在教学授课模式中体现的,也是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和学习者的学达成的,这些能力对于学习者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尤其至关重要的。
一、问题导向化教学
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发,为小学教学点亮了一盏明灯,教师们更加清楚了以后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的培育方向。问题化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在枯燥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了好玩有趣的课堂的教学方式,使教授知识的课堂变得越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习者的应用意识。以实际问题引入课堂,采取问题串的方式,步步引导学习者思考实际问题,并引出课堂内容,最终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落脚点,检验课堂的学习成果,结束课堂内容。这种方式能够在学习课堂内容的同时,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应用此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应用意识和探究意识。
在问题导向的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学习者的身边认知常识,将这两者与课堂内容相结合,找到三者的结合点设置问题情景。使得设置的课堂问题既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又符合课堂内容的要求,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培养学习者的关联实际生活的能力,加深学习者对于课堂数学问题的明白与应用。
在教学模式步骤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要记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为了学习者的一切,一切为了学习者,为了一切学习者",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习者的各项能力。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和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分析。认真、系统地分析学生学习情况,进而调节课堂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其次,设计教学问题。采用问题串的方式,问题串中的问题不要太多,四到五个问题即可,问题太多容易使学习者产生疲倦心理,厌恶学习。问题串中的问题太少,问题跳跃,学习者不容易接受,会导致问题串的设计失败。这种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设计好问题串,问题串不仅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并与课堂内容建构联系。例如,在教授孩子们"数字1、2、3"的时候,可以采用人类发展史对于简单的"数字认识"历史的讲述,提出"为什么人们需要数字"、"遇到数字问题怎么办"、"人和人之间如何交流数字"等问题串,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好玩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二、游戏教学
在小学教学领域,游戏化教学模式是比较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设置学习情境,能够提高学习者的专注力,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游戏和学习相结合,在玩游戏中快乐地学习。在游戏教学模式中充分重视符号意识的形成、几何观念的训练、应用意识的培养等。这个教学模式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增加教师和学习者的互动次数,改善课堂的满堂灌模式的现实,让数学基础知识变得更简单、更形象、更具体。
此教学模式应该以小学学习者的兴趣为依靠,设置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过程,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习者的各项基础知识和能力。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尊重课堂内容的科学性,将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习者,为一以后学习者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思量学习者的想法,学习者学习实际的情况,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展开教学,这样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在课程结束后,还应增加相应的课程结果的检验,检验课堂教授的效果,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并且做出进一步的教授方案和课程设计。最后,凭借及时的评价和奖励等措施,评价和奖励学习者的课堂表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参与课堂,适应课堂。
该游戏教学模式,将游戏和学习有机结合。可以应用"学具"模拟数学模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周长、面积等的计算过程。通过游戏教学模式,能够使学习者更好的适应学习,更深刻的掌握学习,但也有一个弊端,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习内容和游戏过程比重失衡,造成学习者对于游戏的重视,进而造成对于知识内容的忽视。这一点,是需要教师反思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的。当小学数学教师应用到这一模式时,要注意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学习为主,游戏方式为辅,从而更好的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
三、自主探究式教学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分为"创造情境、引导参与、"合作探究、组内交流"、"分步训练、消化知识"、"深化训练、拓展应用"四个步骤。这个模式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师者的教学水平。能够让学习者在活动中学习,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自主地解决。但是此模式弊端较大,不太适合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者,需要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问题情景的设计,联系小学学习者学习情况和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且因地制宜,给予合适、适当的引导和辅助,帮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达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形成"好玩有趣"的活动化课程模式。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看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的培养,培养学习者的探究意识,进行创新、推理等能力的锻炼,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能力基础,帮助小学学习者快速地、健康的成长。可以首先,我们可以采取将数实体化的方式。用实物将数字体现出来,并且用实体之间的加减过程体现数和数之间的加减。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帮助学习者培养数感,打下学习者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其次,我们也可以采用联系身边事物的方式,带领学习者在生活中培养数感,并将数感应用于生活,培养学习者的应用意识。再次,我们也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习者的数感兴趣,进而促进学习者"好玩有趣"的学习小学数学。应用此种模式,在培养数感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符号意识、创新能力等的训练。
结束语
本篇文章致力于分析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形成活动化课程的教学模式,促进小学阶段新课标的改革,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习者的成长。本文介绍的三种教学模式各有弊端,三种模式结合应用,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对教室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希望每一个小学教师在设计课程,教授课堂内容时,都能够用心设计,用心教授。并且,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希望,在以后的努力中,能够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更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更好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飞林.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16.
[2]潘军义.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9(3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