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 的培养与提高策略分析
作 者:吴敏烁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公平小学,广西 贺州 542806)
大
中
小
摘 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掌握并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高效、准确地解答数学题目,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当前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不仅成年人更加依赖工具进行计算,同时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速度减慢等。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将会进一步影响其学习效果与学习态度。因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作出了相关的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对策
前言
计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能力,同时也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学生只有在计算中做到准确、快速,才能不断提高解题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通过计算相关规律与性质的启发,不断促进其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就当前小学生数学计算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的学生运算能力不高,不仅计算正确率低,同时还会在运算上耗费大量的时间,这样的情况会进一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并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同时,有的学生对计算存在轻视的态度,例如抄题马虎,容易将数字、运算符号抄错;运算时忽视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运算中不愿意分析,即便是难度不大的题目也轻易放弃等。这些情况不仅普遍存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同时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中也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及时重视起来,认真分析学生在计算中时常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根据计算能力培养的原则与重点,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计算教学模块的比重,一方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尽快改善学生计算能力较弱的现状,为其数学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面对较为简单的计算时,采用口算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效率,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加强对相关运算法则的印象,使简单的运算定律成为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抓住计算的根基,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例如,为了使学生养成口算的习惯,教师可以在每堂课的前两分钟进行一个小型的口算测验。此时的测验应当选择难度较小的题目,这样能够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题、口算、验证等,既能够培养其计算能力,同时还能调动其听课的各个感官,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如,数学教师可以结合近期的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口算专题训练,如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后,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卡片,每天发放一张供学生练习,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因课后任务过多给学生带来压力,同时还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口算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口算小游戏,训练学生口算能力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先由教师说出一个数字,然后学号排第一的同学需要迅速说出另一个不同的数字,并利用这两个数出一道口算题,由下一位同学解答,再以此类推,这样能够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游戏中,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能力的训练。
二、对学生的易错题进行归纳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定期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不仅能够提高其学习能力,减少易错情况,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养成不断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因此,在培养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易错题,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抓住自己的弱项,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例如,教师可以每周进行一次总结,将学生的易错题分类整理成PPT,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出错的原因。有的学生是因为对运算法则和定律掌握不全面,且对相似的知识产生了混淆,这样就容易导致其在计算时出错;而有的学生则是因为计算时粗心大意,没有认识到自身在某一处的弱项,这样就容易导致错误的反复发生。当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易错点后,教师指导其如何寻找值得训练的题目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开展归纳总结。例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将自己出错的题目进行记录,每天可以利用10分钟的时间翻阅错题本,并再次解答其中的题目,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小学生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是主要原因,例如不习惯打草稿、读题粗心、不验算等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仅做到认真读题、审题、计算,同时还要书写工整、规范,保持心态沉着冷静,避免急躁。例如,为了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教师可以首先做出硬性规定,每位学生在解答计算题时,都需要打草稿,并在交作业时将草稿纸一并交上去,这样能够使学生首先树立打草稿的意识,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错误。同时,认真读题、审题不可缺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读题时将关键信息做上记号,如数字、单位、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准确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每一次的作业或测验中设置5分的"卷面分",倘若学生能够做到字迹工整、格式规范,就可以拿到这5分;倘若学生无法达到要求,教师则会视情况扣分。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书写格式方面事项的重视。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不断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景莲.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下),2019,(10):282.
[2]陈乐轩.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J].魅力中国,2019,(43):161.
[3]郭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读与写,2019,16(35):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