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青州市海岱学校 262500 2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驼山小学 262500
有教育专家说过,“只有教不会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学习质量应该是可以保证的。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就是我一直以来的工作目的的方式。
一、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实现差生转化的基础
(一)要相信学生存在巨大的学习潜能
我们习惯上总是把班里的学生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差生等几大类,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一般也是喜欢优秀生,而为差生的成绩的跟不上而着恼。而其实,每个学生都存在巨大的潜能,只要教育得法就没有跟不上班的人,差生转化为优秀生也很平常。
三类学生之间看似存在百里之差,好中差其实只是一步之差;要去掉“百里”,关键还是抓好“一步”,那就是充分认识学生存在的巨大学习潜能。
有跟踪调查记录显示,所有学生的学习都处于一个不间歇的动态发展过程,学习时好时差,甚至大起大落的现象裴非常正常,这显示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可塑性很大。
学生的潜能为什么如此之大?这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神秘的大脑,发达的感官。对于发展中的学生来说,他们能以人特有的能动性,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并用以发展自身。在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处在变化之中,并不是已经到达发展的顶峰和终极,他们身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可能性。这是人类最宝贵而又远未充分开发利用的宝藏,如果教育得法,就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最佳的发展,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二)学生可以分优中差,就如人的心情有好中差时
学生不管是表露出来的学习能力,还是尚未外化的潜在能力,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我们一般也据此把学生划分为成绩突出的优等生,成绩不好的差等生和成绩一般的中等生。从潜能开发的角度讲,优生是潜能得到一定开发的学生,差生则是潜能没有得到开发的学生。优生存在潜能,差生的潜能就更大。为了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使每个人都得到提高,我们必须承认这一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三)优中差生似相距百里,其实也不过就差一步
优生、中生和差生之间的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消除这种差距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们常见的多是学生在校学习数年,到毕业时往往优生还是优生,差生仍是差生,改变的屈指可数。
然而,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好时、中时和差时,正是我们所说的量变中的起伏。只要坚持努力,就可变差时为中时或好时,好差之间其实就只是这一步之差。我们不要小看这一步,基础差的学生,只要不断赶超,常出现好时,最终将成为优生;反之,基础好的学生,如果不积极进取,常出现差时,最终将成为差生。只要我们共同坚持,认真抓好每一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差生的转化也不是特别的难。
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习惯,实现差生转化的关键
(一)潜能开发取决于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而且有正确与错误之别,表现出学习态度的多样化。积极的学习态度,使潜能得到释放,产生优异的成绩;消极的态度,影响潜能外化,造成学习成绩低差。开发学生的潜能其实就是转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坚持用发展的评价观来实现对学生尤其是差生的评价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只有承认这一事实,区别对待,最后才能改变这个事实。对不同情况,就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差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并通过表扬进步,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公平的、合理的要求,一旦转化为学生本人的需要,就会诱发出强有力的动因,产生积极性、自觉性,就能达到缩小差异,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改善激励机制,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的激励机制不能只限于一部分人,应该公平地面对所有学生。我们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机制就必须从面向部分人,扩大到面向全体学生,并做到制度化、公开化。要帮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增强自信心,只有自信,才能自强不息。当他们有了自信心,乐于学习的时候,也就是学有成效的时候。
(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经养成,没有千倍百倍的力量很难改变。习惯成自然,长期而耐心的严格训练,会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道德行为上的高层次的动力源,使开发潜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差生转优便似水到渠成。
三、拓宽途径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的学习习惯,实现差生转化的途径
我们要善于并习惯于帮助学生开辟学习途径。一般来说,优秀生都非常重视也喜欢利用各种学习途径来丰富、充实自己,而差生即使有多条途径摆在面前也往往视而不见。要开发潜能,就要积极帮助学生尤其是差生开辟多种学习途径,培养他们主动探求的学习习惯。
(一)建立立体教学网络
在班级中分组结对,建立班、组、对、人四层活动,班、组、对三级管理的教学网络,强化班级活动,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管理中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
(二)好学乐教,教学相长
建立“班组对人”四层活动,“班组对”三级管理,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人人当学生、个个做先生、好学乐教、学教相长的新局面,从而差生转优,优生更优。
(三)培养主动自求的习惯
任何习惯都必须经过历练才能养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学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提出(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时间长了,差生也能逐渐克服依赖思想,他们也坐得住,钻得进,能够聚精会神去学习,形成独立钻研的好习惯。
总之,教学工作性质光荣,任务艰巨,而差生转化更是难中之难。开发学生潜能以实现差生转化、方法方式也多种多样。我辈小子只不过是初窥一斑之半点,抛砖引玉,徒惹专家一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