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当代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研究
作 者:董 妍
(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浙江 金华 321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全面发展教育模式的提出,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生成为教学重点。尤其是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净化学生心灵,丰富情感认知的主要科目,更需要教师给予重视。结合创造性主题,引导学生从自身能力出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发挥想象力,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造主题;模式研究
前言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更应该得到重视。而传统的音乐课堂局限于课本教材和课堂教学,缺乏教学模式的创新,没能让音乐教学得到实践性的认知,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不突出。因此,在当前创造主题提出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音乐敏感性,提升音乐欣赏水平就成了当前的音乐教学重点。本文就如何更新教学模式展开讨论。
一、融入视频教学,调动思维发展
主题式教育是围绕某一主题展开的教学活动,重点在于突出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作为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教学的要求,积极的运用教学工具,更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以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实现创造性主题音乐教学提供前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多媒体进行音乐导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歌曲《幸福拍手歌》时,教师先在网络上搜索歌曲视频,给学生进行播放。"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观看一个视频,大家根据视频来进行互动,好吗?"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播放"幸福拍手歌"视频,学生在视频的带领下进行有节奏的动作表演,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节拍,在接下来的正式教学内容中学生也会对节拍掌握更丰富和深刻,快速掌握歌曲技巧,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环节导入视频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联想,提升思维发展,实现创造性主题的教学目标。
二、结合经典音乐,进行音乐模仿
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对于一些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也比较强,教师需要合理的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因此,考虑到学生的音乐模仿能力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体现创造性主题教育的关键教学措施,教师就应该将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充实,以经典音乐展开教学,在经典音乐的结合过程中,再让学生进行音乐模仿和音乐创新。例如,在进行《过新年》音乐教学时,教师先通过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同学们喜欢热闹欢乐的氛围吗?在过新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做些什么呢?""放鞭炮,唱歌跳舞。""听起来非常热闹,那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关于新年的歌曲,大家先仔细听一下,然后对内容进行分析,告知老师里面描述了什么,可以吗?"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进行歌曲的欣赏,欣赏过后,询问学生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声音,并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教学工具来进行声音的模仿。比如像"咚咚咚咚锵"这个声音,学生利用书本和课桌来进行音乐节奏的模仿,并和学生互相配合,来营造一副生动的过新年的氛围。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将想象中的新年氛围和经典歌曲结合,创新音乐形式,提高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学生的开发想象能力得到培养,符合多种音乐教学模式下的创造性主题开展。
三、举办情景表演,强化学习热情
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被激发出来,完成高效率学习,培养音乐审美,提升音乐节奏性。因此,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难免让学生失去兴趣,推迟教学进程。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探讨喜欢的学习方式,在做游戏中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学习的乐趣。比如,情景表演作为当前流行的教学方式之一,是促进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多加利用。例如,在教学歌曲《中国功夫》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同学们有喜欢的功夫明星吗?为什么喜欢他?谁来表演一下你会的功夫?"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一些男孩子跃跃欲试,都想来进行表演。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通过某一主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表演。比如有的学生开始结合电影中"李小龙"的经典动作,加上配乐进行功夫展示,其他学生也加入到电影情节的表演中,让学生对接下来学习的歌曲有正确的认识,强化后续学习效率。
四、自主设计活动,开展主题探究
创造性主题教育要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利用教学改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真正的为全面发展教育做努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重点突出学生的自身价值和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音乐学习。例如,有的学生从《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中学习到劳动的重要性,他们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对歌曲中提到的劳动内容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并根据这首歌曲开展了课外主题探究,强化对歌曲内涵的认识,丰富情感体验。比如,在周末学生自主开展了以"劳动最光荣"的社区活动,他们通过去敬老院给老人唱歌表演的方式,结合卫生打扫,丰富了课外实践活动,获得了心灵体验,明确了歌曲的真正内涵,加速了对音乐素养和整体素质教育的培养进度,完善了多种教学模式下的创造性主题模式,使得音乐教育真正的发挥了作用,极大的丰富了人文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提升自身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模式等措施,对学生进行创造性主题教育,调动了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性,培养了小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充分的展示了自身的个性和天赋,引导学生获得了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康琳琳.浅谈小学音乐主题化课程教学[J].北方音乐,2019,(16):175,178.
[2]许咪咪.探讨小学阶段音乐有效教学[J].读与写,2019,16(29):213.
[3]任静惠.音乐是快乐的源泉 ——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9,(27):168.
[4]唐文婷.小学音乐"主题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8,(12):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