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共评、共识、共育 ——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家园共育研究

共评、共识、共育 ——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家园共育研究

作 者:管 琳 (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幼儿园,安徽 阜阳 236018)

 

 
摘   要:移动互联网是指移动和互联网相互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具有移动和互联网两者的优势。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进而促进他们个性化发展。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家园共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家园共育的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幼儿;行为习惯;家园共育
一、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家园共育的现状
虽然家园共育的理念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但是仍然有些幼儿家长和教师观念比较陈旧,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只需幼儿教师负责教育就行了,因此在幼儿园实行家园共育时只是简单地配合教师,很少积极主动地与教师相配合。也有部分教师也存在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自己是教学中的主导,很少与家长沟通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即使沟通也只是教育家长,因而阻碍了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家长与幼儿教师的有效沟通,但是目前双方的交流沟通方面还存在方向性错误的问题,许多家长很少主动将幼儿在家的表现告诉教师,幼儿教师也很少关注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导致家园共育工作流于表面。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遵循幼儿的差异进行共评
不同幼儿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因而每个幼儿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因而幼儿教育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出发,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和家长作为家园共育的主体,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尤其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会直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幼儿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掌握幼儿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改变教育行为,进而提高教育成效。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林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的优势多与家长进行家园共育活动,进而使家园共育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进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育中,教师和家长要可以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价。由于家长和教师的评价理念、标准及态度有所不同,因此对幼儿的评价有时会存在偏差。家园共育交流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及时性、开放性等特点建立幼儿发展性评价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家长和教师通过移动设备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幼儿园和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幼儿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下的行为可能会有所区别。这为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行为的评价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设置评价内容时,可以从生活及学习等不同方面进行设计。这样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对方的评价了解幼儿在家或在园的表现。进而让家长和幼儿教师都能够了解幼儿的真实情况,并针对其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聚焦幼儿发展达成共识
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进行了全面评价后,教师要对评价资料进行整理,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如果利用传统的纸笔评价方式的话,教师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记录并分析,这样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然后再根据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对幼儿进行总体评价。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录入所有的数据,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进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提出分析的准确率。如家长和教师可以登录共同的微信公众号,并根据设定的评价要求和指标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记录,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总结出幼儿行为习惯的状况评价,并根据分析出来的结果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并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对幼儿行为习惯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相互沟通,明确某一阶段幼儿的某种行为习惯,并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进而达到同步教育的目的,以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使其成为习惯。随着微信公众号、校讯通、微信等手段的应用,幼儿园在与家长进行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互动沟通的有效补充,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将幼儿在家或在园的表现的视频、图片、文字等信息发送到平台上,并对其行为进行交流沟通,进而使家园互动更加及时和便捷。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并与家长相互合作、相互沟通,进而达到共识,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
(三)加强沟通实现共育
大部分幼儿教师都经过专业的培训,因此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进行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互联网途径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技巧。如科学合理地编排幼儿教育内容以吸引家长的浏览,进而促进幼儿家长教育能力的提升。如可以在相应的网站设置父母课堂等栏目,给家长介绍一些家教的知识及心得。为了便于家长与教师相互沟通,可以设置家园论坛等栏目。为家园共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条件。此外,幼儿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博客等方式为家长推送与幼儿教育有关的好文章,进而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和接触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论。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幼儿的某一行为与家长展开主题式讨论,通过讨论了解家长的想法和做法,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经过交流讨论教师经过思考可以有选择的接纳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改变自身教育行为,促进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在充分利用互动网的优势与家长进行交流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经验和心得,并将其感受进行分享,进而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互动形成统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而实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步教育。
结语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家园共育形式更丰富多样。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为家园共育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让家长和幼儿教师通过交流平台对幼儿在家在园的行为表现进行沟通,并达以一致意见,让家长和幼儿教师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共同教育,进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周婷婷.家园共育合作视角下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考试周刊,2018,(62):190
[2] 黄岑玮.家园共育,双赢共进——浅谈大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读与写,2019,16(16):247.
[3] 余静.幼儿园指导家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探究[J].教育界,2019,(28):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