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

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

作 者:姚 秦 (碑林区柿园路248号东关小学,陕西 西安 710048)

 摘   要:小学体育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科目,应该受到教育者的重视。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需要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打造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进而有效的提高小学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素养;培养措施
前言
每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进行体育教学,提高体育素养,是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特点和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再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得以实现的。而为了优化课堂效率,提升体育素养,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因材施教,以此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高效率的体育课堂展开讨论。
一、创设活动情景,强化体育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在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不去认真完成。针对这一教学实际情况,为了营造高效率的体育教学课堂,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提升体育素养,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关的教学措施,明确教学任务,突出学生的体育运动学习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教学情景,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参与,明确体育训练的重要性。例如,在进行室内教学时,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竞技比赛的视频,像一些其他学校的体育教学实录或者是一些大型奥运会比赛等等,通过视频播放,强化学生的运动体育意识,引导学生将体育精神传承下去,具体到实际的体育课堂中,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为讨论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大家有喜欢的体育明星吗?你为什么喜欢他?""我喜欢刘翔,他的坚持不懈,为国争光的精神感动我。""我喜欢姚明,他打篮球的技术真的很好,而且他的领导能力特别强。"在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一起学习体育明星带给他们的正能量,从而帮助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提升体育认识。
二、组织课堂游戏,激发锻炼兴趣
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小学体育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促进了学生提高体育运动兴趣,加速了高质量体育教学效果课堂的实现,是小学体育教学氛围营造的重点之一。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优化体育课堂,提升体育素养就成了教师需要考虑和探讨的问题。这时就出现了"游戏式教学"这一形式,即教师将游戏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在体育锻炼中体会游戏的乐趣和价值,培养正确的团结协作意识,体现体育素养。为了实现游戏高效教学,教师可以将游戏贯穿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堂开始前,即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游戏热身",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堂充满活力,积极地去准备学习。例如,先让学生整齐的排成两列,进行"报数游戏",遇到"3结尾以及3的倍数"时跳过,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做错的学生要做两个蹲起。在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以后,课堂氛围活跃了起来,学生也开始投入接下来的学习中,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第二阶段就是在学生得到训练以后,为了检验练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对决游戏来进行,强化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后一个阶段可以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为了放松身心,可以让学生们围成一个大圈,开始"击鼓传球"的游戏,不仅可以缓解学生运动以后的疲惫感,还可以为课堂教学做出了很好的总结,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开展课堂竞赛,提升体育技能
培养全面发展,提升个性能力的小学生已经成为当前的教学热点之一,尤其是在体育素养越来越重视的前提下,如何采用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成为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内容。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身体发展的重要性,促进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还要能够让学生从体育课堂中学习到竞技比赛的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不仅为自身,更要为这种运动精神的传承付出努力,因此,为了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提升体育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体育竞赛"的方法来进行。例如,学校每年举办校运会,像春季运动会和秋季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报名,丰富校园生活。具体到班级,可以在每节课堂进行中间,让学生之间进行比赛,以小组形式或者个人比赛的形式进行积极的活动展开。比如学生自由组合,开始进行"原地跳远"比赛,胜出的同学和胜出的同学继续比赛,没有胜出的同学鼓励他们进行练习,下次争取取得进步。总之,竞赛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了"体育精神",实现了课堂的高质量发展。
四、设计自由活动,尊重学生个性
学生的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性,有来自于学校社会或者家庭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新时代教学下,也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正确认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始自由活动。例如,有的男同学喜欢打篮球,教师就为学生准备篮球等器材,每节课的剩余时间,让学生进行篮球运动,保证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被认可和发扬。有的女同学喜欢丢沙包,踢毽子等活动,教师让她们自主带上运动工具,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自由活动,并且鼓励他们自由发挥,设计游戏规则,创新想象能力,从而提升个性发展,为自身的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因此,自由活动是小学体育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体现体育素养的途径。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是小学教学当中的重点科目之一,是保证学生良好发展的前提,用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充分的运用体育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强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锻炼兴趣,最终培养具有高素养的新一代学生。
参考文献
[1]叶韦玮.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J].数码设计(下),2019,(10):361.
[2]吴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散文百家(下),2019,(10):249.
[3]赵亮.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9):88.
[4]陈淑芹.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