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政策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政策

作 者:李春香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南山小学 514400)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浪潮逐渐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激励政策的实施就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最佳途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落实激励政策的实施。本文通过对激励政策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阐述,意在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政策;实施策略
引言
德育不仅是小学教育过程的核心,而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着力点之一。但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模式相对粗放,实效性还不足,导致德育教育缺乏实践,同时也缺乏良好的环境。因此,新时期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重点就是德育教育,并且要全面深化德育教育建设。本文在以"生本"理念为导向之下,从激励政策出发,多维度构建新的德育教育。
一、德育教育现状
(一)德育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德育创新
德育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小学德育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德育的重要性在僵化的教学模式之下逐渐被弱化。首先,学校教育没有足够重视德育教育工作,欠缺组织领导,且没有建设科学完善的德育教育课程;其次,德育教育的实践教学中缺乏创新,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想的德育教育效果;再次,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也缺乏创新,许多教学内容并不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还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脱节,德育教育自然也就无法取得成效。 
(二)德育激励措施欠缺,教育实效性不足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激励政策的构建是为了充分发挥出德育的实效作用。但是目前激励措施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有效的运用。一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将激励措施融入德育教育中,以至于无法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致使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不足;而是由于目前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较为单一,大都采用物质激励为主,殊不知这样的激励模式难以达到长效性的效果;三是因为目前的德育教育中未能形成细化的、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使得激励措施在实践中"大打折扣",激励措施的落实和执行还有待提高。
二、激励策略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优势
德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再加上学生在小学阶段,其意识形态和人生价值观都还处于发展的状态,在这个阶段加强德育教育,能够为学生的成长道路指明正确的方向。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还存在低效化现象,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德育内容提不起兴趣,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再加上外界充斥着各种不良的思想,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加强小学德育教育迫在眉睫。激励策略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教育现状。
过于强硬的语言会限制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激励策略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还能释放学生的天性,教师在全面把握激励策略的基础上,就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小学生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会走向错误的发展方向,而运用激励策略可以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激励策略的运用还能有效帮助学生消除负面的情绪,调解心理,从而激发内心的正能量,使学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总的来说,激励策略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积极的心里促进作用,助推小学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激励政策在德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来实施德育教育激励
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教育内容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融入到德育教育的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观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着手,及时鼓励并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帮助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比如家长可以将学生在家中做家务的情境以拍照会录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在班级微信群这个平台中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还可以教育学生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礼让老人、残疾人、孕妇等,促进学生逐步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品质;在校园和教室中,不乱扔垃圾,并随手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中。对于此类积极的行为,教师都要及时地予以表扬。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以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二)以心理需求为导向,建立德育心理激励策略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还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激励策略中的心理激励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班主任要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针对学生的心理采取个性化的激励措施,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家校合作,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有效拓展延伸德育教育,从心理的维度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激励。此外,德育教育还要因人而异,为了强化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班主任还要采取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激励措施,更加契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结语
激励策略多种多样,班主任在意识到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激励策略,才能切实发挥其教学效果。德育教育之路道阻且长,教师还需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优化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以达到更加贴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庆广.探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J].祖国2018 年 20 期.
[2]邱萍.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重要性与实现途径[J].当代教研论丛2018年06期.
[3]陈建琴.以德育教育为基础 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科普童话2018年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