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问题导学下如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作 者:齐凤梅
(黑龙江省绥滨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黑龙江 鹤岗 156200)
大
中
小
摘 要:高中物理相对初中来说难度加大了不少,有许多在初中物理成绩比较优秀的到了高中也会有学习吃力,明显跟不上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无法适应当下高中生对于物理学的有效学习和掌握。经过研究发现,大部分高中教师仍然沿用多年前的教学方法,通过单一的板书授形式和灌输式教学来开展课堂活动。由于初中物理相对基础,即使是略微枯燥的课堂教学,学生只要专心听了基本都能掌握,但是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程度更深,涉及面更广,且在新课改实施以后物理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显得比较落后,学生也无法通过单一授课来透彻的理解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因此要求我们的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素质修养,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努力将问题导入教学方式运用到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问题导入;课堂教学;高中物理
前言
问题导入式教学在我们的课堂中运用广泛,有效的问题导入教学法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一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要使教师学会善用这一教学方式,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思维,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进行沟通;其次要善于把握有效的提问时机,避免我们做无用功,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做出了以下几点讨论和探究,并提出几项策略用以帮助教师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热情
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首先要设置一个能激发学生提问热情的课堂气氛,通过气氛的烘托,学生的注意力能有效集中,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对问题进行思考。一个好的课堂情境是有效开展问题导学的前提,只有把握好这个前提才能更好地展开之后的问题导入教学,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弹力》时,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橡皮筋和黏土,让每个学生拿一根皮筋在手里进行拉伸,感受皮筋的弹力,并询问学生在拉伸皮筋的时候手是什么样的感觉,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弹力运用,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在拿出黏土放在手中揉捏,请学生观察并回答黏土和皮筋有什么共同点,引导他们说出都可以改变形态的答案,之后再请他们回答二者形态改变是否不同,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回答皮筋改变形态以后会恢复原样黏土则不会。通过这样操作建议又简单的小游戏抓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跟着教师一起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顺利展开一堂课的教学,比直接生硬的开头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反馈。
二、把握时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善于把握教学时机是教师需要学会的重要技能,之后抓住了最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发问,才能收获到最大的教学效果。问题的提出应该在学生充分掌握了上一节的内容时马上进行,太早提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还不透彻,可能答不上来,这样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在学生掌握了很久之后才提问学生可能已经进入下一章的教学,不屑于回答这么简单的问题,课堂提问就无法得到很好的反馈,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不能很好的展开。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在讲完知识点以后设置一些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解答问题。比如提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你想上跳起来以后为什么还落到原地,而不是落到原地的西边?通过这种结合实际的问题来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的方法,能有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去思考和找出问题答案。
三、分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并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分别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通过这种分层式提问能更好的带动全班的课堂氛围,避免一刀切的提问形式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无法通过提问的形式更好的检测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这一点,教师可向学习困难生提出一些相对基础的教学问题来巩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可提问一些更具有发散思维难度较高的问题,来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电荷库仑定律》时,教师可向学习困难生询问一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想学习优秀生可提问自然界中存在哪几种形式的电荷?摩擦起电中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等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这种对实际生活的解答中,实现了通过分层教学来使提问教学效果最大化。
四、师生互动,检验教学活动成果
要想问题导入式教学的效果充分得到运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互动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更好的展开之后的教学活动。课堂小实验是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教学知识,又能更好的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好实验,并口述需要的器材及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摆放器材,进行合理的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实验逻辑性和准确性,选择纸带并选好计数点,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填入表格,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出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速度和时间成正比。
结语
问题导入教学对于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熟练掌握这一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身潜力,让每个学生都发自内心爱上物理学习并最终在熟练的将所学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韦攀.高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设计与实施[J].考试周刊,2018,(35):159.
[2]李文彬.问题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旬,2017,(12):310.
[3]李寿林."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速读(中旬),2018,(5):209.
[4]白建华.高中物理"问题导学"的具体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192-193.
|